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长阙书 > 分卷阅读8
    他脚下动作一顿,扬起下巴仔细想了想 ,而后迈开步子朝西街的方向去。

    在临安居的时候,顾暮就念叨着想吃西街阿婆卖的玉脂膏。

    回来的这些天,那人心情低落,也无心关注其他,便没再提吃食这样的小事。今日难得她有些胃口,糕点铺子又离叶府与客栈较近。正好可以顺路去西街买些玉脂膏带回去,给顾暮垫一垫肚子。

    叶惘之如此想,便抬步走向糕点铺子。

    大雨过后的地面潮湿的可怕,脚踩在地上浸着靴子都带了几分潮气。

    叶惘之穿过人群,在一家铺子前停下。

    糕点铺子前有着两个红灯笼,一左一右挂在铺子两侧。在秋日的夜里,很是暖眼。

    叶惘之收了伞,轻挑着蓝色遮布进入铺子。一位围着深色布裙的老妇人正站在铺子内理着糕点,她察觉到了门口的动静,忙从装满糕点的分拣框中抬起头。

    当看清面前人时,那双浑浊的眸子竟狠狠一怔。

    叶惘之走上前,道:“徐婶。”

    妇人回过神来,手有些拘束的篡着围裙脚道:“是惘之啊...这么些年没见,徐婶都快认不出了。”

    她说完便满怀期待地朝后看去,见叶惘之是独自前来,脸上不觉多了几分失落道:“小暮没和你一起来吗?”

    叶惘之掏出几钱银子放到小案,道:“四两红豆馅的玉脂膏。小暮她最近染了风寒,还在屋里养病。她就馋着徐婶的玉脂膏,都生病了还吩咐我出门买来带回去。”

    徐婶不知晓顾暮的具体身世,也不喜打听些街坊间的传闻。

    听叶惘之如此说,她忙从货柜前挑了几个模样好的玉脂膏,用纸袋子装好了递给叶惘之,眉宇间尽是担忧神色说道:“这几天连着下雨,温度是降得厉害。小暮那丫头又贪凉,得多注意些身体...”

    说着,妇人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简单说了几句,就让叶惘之先等着,自己则匆匆回了后厨。

    不一会,她就揣着个小布袋子出来了。走到叶惘之面前才小心翼翼的将袋子拿出,伸出手将袋子递给面前人。

    徐婶对着叶惘之将布袋给开了口,道:“这是我侄子托人送来的...说是可以暖身子。我年纪大了,这种玩意也吃不惯。你带给小暮吧。”

    叶惘之闻言,朝袋子里看去却是一下子就愣住了。袋中放的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只是几块含着玫瑰花苞的红糖。

    徐婶没意识到对方的失态,仍是絮叨的念着:“惘之啊,你回去和小暮说,天气凉多穿些衣服,莫要再到处乱跑叫家里人着急。要是缺些零花钱,尽管来找徐婶要。”

    叶惘之听罢,眼底一热。

    他不能其中原委告知徐婶,只得连连答应了那人的叮嘱,而后便匆匆道别。

    徐婶不解叶惘之的反应,她望着空无一人的铺子,弯唇笑了。

    也不知道那个嘴刁的孩子会不会喜欢那几块方糖。

    可日子过得苦了,总得尝着些甜。

    ☆、回家

    西街糕点铺的徐婶是算是见着顾暮长大的。

    顾暮小时候性子野,经常瞒着顾如烈偷偷跑出去玩。

    她那时候岁数小,又嘴馋。每次一溜出家门,一准会去西街的糕点铺子去寻自己爱吃的玉脂膏。

    起初,徐婶还以为是个迷路了的小姑娘。瞧着她眼巴巴望着糕点的模样,便拿了些吃食给她。

    哪知顾暮这丫头从小就不认生。见这个笑给自己好吃的阿婆宠溺的望着自己,心里就觉得徐婶是好人。

    相处几日,两人就混熟了。

    小顾暮总喜欢粘在她后头,徐婶往哪去顾暮便往哪去,俨然成一个小跟屁虫。

    时间一长,徐婶就发现了端倪:小姑总是往糕点铺子跑,却又每每像赶着时辰一样的回去。

    她渐渐开始担心这个女娃娃,会不会是被拐到别家的童工。

    自己经历过的那些辛苦,徐婶不愿在她身上看见。

    徐婶小时候家里穷,父母便将她卖给了一个病秧子做媳妇。

    出嫁后,丈夫虽身体不好,但却从来没有亏待过徐婶。两人相敬如宾,过得倒也不错。可惜好日子只过了一年,丈夫就病逝了。

    夫家不愿空养一口人,就借个理由将徐婶赶了出去。她不想再回到娘家,便只能靠着做些手工来养活自己。

    后来遇上了灾年,朝廷加大了军粮征收的力度。百姓们的粮食都被征收,没过多久就闹了饥荒。

    大部分人开始往南方逃难,徐婶也因此来到京都。

    到了京都后,她用自己攒了几年的钱开了一家糕点铺子。凭借自己的手艺吸引了不少顾客,糕点铺子逐渐在京都有了名气。

    安稳地过了几年,她便遇到了这个小女娃娃。徐婶常常会在小顾暮身上,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她于她,像是一种寄托。

    徐婶看着眼前的小娃娃,满是怜爱地抚上顾暮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