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穿成女主的嫡姐 > 分卷阅读5
    ”

    “父亲,女儿不服。分明是沈家有错在先,为何我们要先示弱?”

    段雯秀心疼地抱着她,“三妹妹,你别说了,姐姐陪你一起受罚。”

    “雯秀你起来,这个孽障。事到如今还不知错,我看还是罚得太轻了。”李复儒指着李锦素,气得作势扬起巴掌。

    巩氏按着他,“老爷,三娘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她脾气倔,认死理。你就轻饶她吧,沈家和书院那边妾身去赔罪…”

    “都是你们护着她,才养成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今天这顿罚,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们谁也别想帮她求情。来人哪,还不快带三姑娘下去!”

    “父亲,不用别人,女儿自己过去。”

    李锦素在起来,冷冷地看着所谓的亲生父亲。虚伪又薄情,视名声比骨肉重要。这样的男人,怎么配得上刚柔并济的侯府嫡女?

    原主的亲娘,真真是看走了眼。

    “父亲,今日之事确实是我鲁莽。然而错确实不在女儿一人,女儿愿意受罚。我母亲原是侯府嫡女,我身为昌元公的后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能给他们抹黑。”

    佟氏的先祖,是清府学派的祖师,昌元公。

    便是几百年之后,昌元公在读书人的心中,都是学家泰斗,文坛宗师级的人物。诸国学子提起,亦是一脸尊崇。

    李复儒瞳孔一缩。

    太像了!

    这个女儿太像佟氏了。/p>

    3.锦瑟

    李家的祠堂就建在府中的西南角,前头一面石鼓,后头种着松柏。春寒料峭,祠堂为保干燥建得四面通风。

    堂内无地龙,无炭盆,唯有牌位前的烛火长年不灭。

    最正中摆放的是李氏先祖的牌位,李家往上数几代,最出色的不过是个举人。若不是出了李复儒这位探花郎,怎么能享受这样的香火供奉。

    一排排的牌位,冰冷森森。视线下移,右下角是佟氏的牌位。上写着佟氏贞娘生卒年,终年只得二十七岁。

    黑漆底的牌位,描金严穆的刻字。

    简单的两竖字,刻画的是一个女人的全部。

    佟氏的一生,李锦素仅记得寥寥几句。便是原主,亦不过是书中不起眼的一个小配角。空有美貌,刁钻无礼,全无佟氏一脉的风骨,是世人对她的评价。

    她不知道原主对沈大公子情根深种到何种地步,也不知道大闹崇文书院时是何等的心死如灰,只知原主气极晕厥,醒来的便是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的孤魂。

    祠堂外,守着两位粗使婆子。

    段雯秀的声音细柔柔地飘进来,低声地替她求着情。

    “两位妈妈,三妹妹身子弱,麻烦你们夜里给她添条被褥。”

    “二姑娘,奴婢们万万不敢当您这声麻烦。您心善,奴婢们知道。实在是老爷亲自吩咐过,任何人不得进去。”

    “父亲只说不让送吃食,不让送茶水,可没说不让送衣物。这天寒地冻的,万一三妹妹冻坏了身子,那可如何是好?若不是父亲不许,我真想替三妹妹受罚…”

    婆子们又是迭声的夸赞。

    段雯秀求了好半天的情,始终不得通融。无奈擦了眼泪,“三妹妹,你受苦了。父亲正在气头上,母亲刚才执意相劝,反被训斥。你好生认错,等父亲消了气,我再去求他。”

    紧接着,她又叮嘱婆子和下人们,“你们好生照顾三妹妹,若是有什么事,记得立马来禀。再有,三妹妹的事情,府中下人不许乱传,若是让我听到有人乱嚼舌根,定不轻饶。”

    “谨记二姑娘的吩咐。”

    过了一会儿,外面恢复清静,想是段雯秀已经离开了。

    李锦素跪得笔直,好在今日外罩着斗篷,眼下不至于挨冻。思及李家众人,她微微蹙着眉头,低头凝思。

    府中四女,皆是美人儿。李锦笙和李锦瑟因是庶出,暂时名声不显。她与段雯秀,都是嫡女,外人知道的多些。

    然而段雯秀的名声极好,封都官眷们提起无不赞赏其温柔大方,贤淑知礼。反之,李锦娘则以其过于不端的行为名贯全城。

    府中看似当家作主的是巩氏,实在李老夫人才是李家真正的主母。

    李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