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着吧,这是你的赏银。”二掌柜笑眯眯地说,这个姑娘机灵又踏实,头一天上工不仅没有惹祸,还拿到了客人的打赏,丰掌柜真是好眼力,能从门口找来这么一个机灵人。
“谢谢葛叔。”裴素棉知道二掌柜是真心让她留下赏银,也就不再推辞,把银子收进小荷包里。
毕竟她寻亲也是需要银子的,现在有吃有住有差事,但是找到母姐之后,她还想去迪化城找父兄,谁知道以后去迪化城是什么情况呢,多攒一点银子在身上,找起人来底气更足。
快到傍晚的时候,店里只剩下入籍的女子在挑选首饰,二掌柜让裴素棉先回去休息,毕竟男人们快下工了,店里一会儿就得有滚在一起的男男女女,小姑娘还是别留在这里受惊吓了。
晚饭是银楼里孙阿伯做的,除了孙阿伯还有一位陈阿伯,负责银楼里的杂事。听说两个老伯是同乡,丧妻以后相携到了宁安城,说是老伯,两人都是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二人总是一起干活,亲亲热热地从来没有红过脸,裴素棉觉的有什么不对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动。
孙阿伯把食盒递给裴素棉:“吃完了就放在厨房里,晚一点我过来收拾,小姑娘家家的,晚上就别出门了,早点睡对皮肤好。”
裴素棉接过食盒对孙阿伯道了谢,看着孙阿伯开开心心地走向不远处等着他的陈阿伯,两个人手拉手走远了。裴素棉嘴角一直在抽抽儿,可能她见识少,其他伙计都见怪不怪,只有她特别好奇,但是脸皮薄没好意思问。
平安度过第一天,裴素棉躺在床上,除了树叶被风吹的飒飒声,和虫鸣鸟叫,终于没有男女的声音传进来。裴素棉睡了进入宁安城后第一个安稳的觉。
日子就在平稳中过去,裴素棉也拥有了一批固定客人,指定要求裴素棉随侍在侧介绍新品,还有客商夫人要求她送货上门,小费给的也是不菲。短短半个多月,裴素棉就攒下了一笔银子。除了还没有母姐的消息,日子过得舒心又踏实。
自从她上工以后,丰俊成就离开宁安城外出谈生意去了,这天裴素棉找二掌柜请了半天假,她打算去票号里把银子存了起来,然后再逛个街,给自己放半天的假。
宁安城汇集了南北货品,也汇聚了南北美食,北边的羊肉,南边的虾酱,东边的大葱,西边的枸杞,还有各地的小吃,裴素棉手里捧着一把干果,另一只手拿着糖人,边吃边逛路边摊,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都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好东西。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裴素棉去了城门旁边的馄饨摊看望摊主大叔,大叔高兴得多给她盛了好几个馄饨,还用油纸裹了三个大包子塞她手里,告辞的时候大叔连声说让她常来。
卖人参的男人
提着一大包的收获,裴素棉撑得直打嗝,她想了想,决定去城北绕一圈,消个食也顺便看看城北的情况,如果运气好能碰到母姐呢。
城北都是衙门统一修建的屋子,独门独院的青砖大瓦房,一个院子连着一个院子,青砖铺地,路面挺宽,能够并排过两辆马车,云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正午时分走在路上都不觉得炎热,还有人家的院子里探出几只带花的树杈,不知名的香气一阵一阵传来。
正中午的时分,路上人烟稀少,想来都在家里吃饭或者午歇,院门关的严严实实,门口虽然都写着各家的门牌,裴素棉挨家看过去也没找到可能是母姐的院子,隔着高高的院墙也看不到院里的情况。接连走了两条街实在看不出什么,于是裴素棉在下一个路口转了方向,决定回银楼去。
没想到转过路口看见一个院门打开,两个男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相互对峙着。
门里的男人一脸惊恐,门外的男人也是一脸错愕,相对无言半晌,从门里又闪出一个女人,把门外的男人拉进院子,回身把院门关上,关门前女人的眼角瞄到墙边的裴素棉,停顿了一下,随即院门轻声关上,院里消无声息,如同没有人一样。
没有正面撞上尴尬的事情,裴素棉也就没把事情放在心里,回到银楼之后,裴素棉放下包裹赶紧到店里上工,因为上午请了假,下午出奇的繁忙,裴素棉的好几拨客人一起到了店里,把她忙得喝口水都来不及,直忙到日头落山,裴素棉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趴在柜台上喘气,二掌柜笑呵呵的递给她一杯茶,裴素棉一口灌下去,把杯子伸到二掌柜面前又讨了一杯,一连灌了三杯茶,裴素棉才放下杯子。
二掌柜从心里欣赏这个小姑娘,每天卖货尽心尽力,即便客人不买,她也笑脸相迎服务周到。自从她来了店里,生意都好了不少,毕竟客商夫人的购买量比城籍妇人要高很多。
“一会儿回去歇着吧,今天半日卖的货比昨天一天都多。”
“嗯哼,我以后不请假了,今天上个半天工比昨天一天都累。”裴素棉觉得嗓子都说哑了,莫夫人拉着她聊了一个时辰,虽然也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