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帝国争霸之我在大唐当昏君 > 第41章 朕是魔不是佛
    法门寺乃大唐佛门圣地。方丈慧仁大师是位得道高僧,在佛门中信徒众多。痴心礼佛的梁王萧衍曾说,天下高僧中他最尚慧仁。更是让佛门子弟对法门寺心驰神往。如今法门寺与民同享已有“佛门第一画”美誉的《天王送子图》,直接让远近的文人墨客和佛门子弟争先恐后地涌向法门寺。倘若再加上那些专门跑到法门寺来,让李韬释放孔颖达的书生,法门寺周围已聚数万之众,盛况空前。当天子仪仗到达时,慧仁带着寺中僧众出寺相迎。李韬拾阶而上,随后居高临下地扫了一眼道:“很热闹啊,好,这方显朕与民同享,虔心礼佛!”慧仁双手合十道:“陛下能亲临寒寺,当真让寒寺蓬荜生辉。贫僧已准备多时,还请陛下先移步沐浴更衣。”“沐浴更衣?”李韬径直走进佛门大殿,往蒲团上一坐道:“不用那些繁文缛节,朕登基以后的所作所为,你们应该也听说了,朕是来静心悔过的。”见他们好像都不信,李韬轻咳道:“不过在这之前,朕想问大师和诸位一个问题。”“不敢!”慧仁欠身道:“请陛下直言。”李韬一边往嘴里扔着葡萄干,一边道:“朕在进来的时候看到有幡在动,为何?你们不必拘谨,大可畅所欲言。若言之有理,朕必有重赏。”这多好的辩难装逼的机会。不让经典重现,李韬总感觉心里痒痒的。而且这些僧人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实际上很有可能暗骂他昏君呢。这么难得的机会,要是不让他们长长见识,那说不过去。一僧略微犹豫了一下道:“是风动!”另一僧不敢苟同:“应是幡动!”两人登时争执不下。其他僧众也是纷纷加入。李韬笑着看向慧仁道:“以大师之见,这是风动,还是幡动?”慧仁若有所思道:“贫僧拙见,既是风动,也是幡动。不知陛下以为如何?”李韬把葡萄干往他手里一拍道:“以朕之见,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此话一出,慧仁手中的葡萄干都撒落一地了还不自知。“仁者心动!”“仁者心动!”……他嘴中喃喃地一退再退,最后难以置信地看向李韬,颤不成声道:“陛下高见,贫僧自愧不如!”众僧也是不停地附和。“妙,此答绝妙啊!”“小僧顿时有了醍醐灌顶之感。”“陛下的佛性让我等望尘莫及!”……李韬淡然一笑道:“看在你们拍朕马屁的份上,朕再送你们一个佛偈吧。‘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如果说刚才的“仁者之说”让慧仁心服口服的话,那这短短的佛偈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少年天子的悟性以及对禅的领悟要远在他之上。他甚至觉得一生所悟皆付笑谈了。当然,他难免怀疑这是不是出自效忠于他的隐世高僧之口。不过以这位皇帝的荒诞性格,又有哪位高僧愿意供他驱使?他想不明白。李韬也没给他继续在大殿上想的机会,摆手道:“看来法门寺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好了,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朕要在这好好地忏悔了。”慧仁和僧众虽然觉得很难堪,但也是被整得一点儿脾气都没有,迅速离开。李韬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看向曹正淳。曹正淳赶紧从怀中拿出一个蛐蛐罐道:“陛下,这罐里有老奴让人物色的上好的蛐蛐,一定能帮您解闷。”李韬二话不说,接过蛐蛐罐,低头玩了起来。还别说,越玩越上头。他终于明白历史上的“蟋蟀天子”是怎么诞生的了!等到慧仁带着僧众来到大殿做晚课的时候,他还在玩得不亦乐乎呢。“这就是他说的静心悔过和诚心忏悔?”众僧啼笑皆非,但全都无可奈何。因为不够格!这如果仅仅是地位上的悬殊,他们肯定能接受。偏偏是佛性上的,他只是一句话和一个佛偈便让整个法门寺都黯淡无光了。他们这些天天吃斋念佛的人能不无地自容吗?察觉到他们都跟树桩一样愣在那,李韬抬头看了一眼道:“都说了,别拘谨,你们念你们的,朕玩朕的。”“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咱们同处佛前也是不易,要珍惜!”听到这话,慧仁再次震颤。佛说过这句话?他通晓佛家典籍也从未见过啊,遂慌忙询问道:“敢问陛下,此言出自何处?”“何处?”这可把李韬给难住了。他就是随口一说。还让他引经据典啊?不过看这高僧既震撼,又一脸懵逼的样子,他显然也不知道。那好办了。李韬继续斗蛐蛐道:“忘了,你们就当朕随口杜撰的吧。”随口杜撰?慧仁差点给他跪下了!悲欢离合,缘起缘灭。此言之中可是蕴含着无尽的佛理呀!倘若他随口一说便是这水平,他真要远遁深山,没有颜面再当这法门寺的方丈了……众僧也是嘴唇半张,齐刷刷地双手合十,不是拜佛,而是无比虔诚地朝着李韬拜了又拜。相比于佛,这位所谓的昏君,更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不出所料的话,他的两句话和一个佛偈,要像《天王送子图》一样震动佛门了!哪怕梁王萧衍听了,估计都要面朝长安而拜了!李韬又玩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在他们眼里似乎变成被塑金身的雕像了,有点膈应得慌,急忙起身道:“朕是魔,不是佛,你们一个个别这么看着朕,朕要去睡了!”说完,他打着哈哈往外走。众僧双手合十,极为虔诚道:“恭送陛下,阿弥陀佛!”“咦……”李韬抖了一下鸡皮疙瘩,暗自嘀咕道:“你们这样不是让朕不好下手吗?一帮坏人!”法门寺外。众多叫唤了一天的书生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没有人离开。李韬的随从也没有驱赶,权当看笑话。等到三更时分,呼噜声此起彼伏。寺中忽然火光大起,有人疾呼道:“走水了,快救驾!”守在寺外的兵卒闻言,哪里敢耽搁,慌里慌张地往里冲。两队黑衣人一左一右,适时出现在寺外。他们什么都没说,麻溜地将携带的兵器往地上一扔。大量书生和没有散去的文人墨客、佛门弟子等纷纷拿起兵器,振臂高呼道:“冲进去,杀昏君!”刹那间,乌压压的人马前仆后继地往前冲。留守在外的兵卒见状,火速关大门。大门是关上了。可哪里拦得住这么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