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曾是徐徐抱碗来 > 分卷阅读18
    了,这天傍晚我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捡石榴花串着玩。突然外面太监通传皇上驾到。

    我唬了一跳,来不及掸掸裙子上的土就站起来。

    他没看我一眼,便自顾自进屋子去了。

    我老大摸不着头脑,只能跟进去,他往榻上坐了,不说话,我站在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想了半日,挤出来一句“皇上你…喝茶吗?”

    然而觅儿已经沏好茶送上来了。这下子我更找不着话说了。

    他端着茶杯慢慢呷了一口,眉毛就挤到一块去了,他平日总是一副冰山脸,我倒很难见到他这个样子。

    “这便是你平日喝的茶?”

    “回皇上,我不喝茶……”

    “那你喝什么?”

    “……”

    我不知道他觉得山楂水好不好喝,我只知道他告诉身边的小太监,下去拟旨罚赵太医半个月俸,不许他再给妃嫔乱开药。我心里觉得特别对不住赵太医,想着下回碰见了得好好道个歉。

    我还是站着,手里的石榴花都快让我搓烂了。皇上就坐在榻上看书,我就奇了怪了,哪里有来妃子宫里还带本书的,看来他是成心没想着同我说话。

    快到酉时,他把书往几上一搁,“吃饭。”

    我心里莫名其妙的,虽然他是皇上我是常在,但是哪有来别人家里吃饭还这么理直气壮的。

    觅儿忙不迭的叫小厨房传膳。

    今日小厨房备了六样菜:芙蓉鸭子、荔枝肉、糟干笋烧腊排、罗汉面筋、青油卷、丝鹅粉汤。有甜咸点心各一:单笼金乳酥和火茸酥饼,另有棋子面和豆汤,若干小菜。

    我一尝,今天的荔枝肉比平常仿佛松酥可口许多,鹅肉不腥不腻,连棋子面都劲道得多。

    我咬了一口乳酥,喷香柔软,便没忍住对皇上说:“您以后经常来吧,您来了,小厨房的菜都好吃许多。”

    他抬了抬头看看我:“食不言,寝不语。”

    我就闭了嘴,好好吃我的饭去。

    用过膳,他也不说走,只是坐在榻上看着书,过了一会他叫我过去,问了几句闲话,大约就是公主可消了气如何如何,我一一答了。

    “你便没有什么同朕说的?”

    我想了一想,认认真真谢了他救命之恩,一次在骑射场,一次在勤政殿为我解围。

    “这便罢了,朕救你两次,今日算你请朕一次,明日还来吃饭。”说罢便带着小太监走了。

    第二日,他却没有如约来,我等了许久,他身边的小太监来报,皇上今日与军机大臣在勤政殿商谈边关战事事宜。因看时间晚了,晚上还要继续商讨,便留了在勤政殿一同吃饭。

    小太监走了,我便回去自己吃饭。昨日皇上夸了荔枝肉做得好,今日小厨房更是拿着劲儿的又做了一遍。可吃到嘴里,不知为何,却并没有昨天的那样好吃。

    第17章 朕不是来吃饭的

    五月十一,有太监来报,说端康太妃天亮之前薨了。传令各宫公主、皇子、妃嫔着白布孝服,三等侍卫、佐领、宗女、命妇以上,男子去冠缨,女子去耳环,皇子截发辫。宫中停止乐器二十七天。

    照钦天监选的黄道吉日,棺椁停十天后迁入殡宫,这十日中众妃嫔需缟素朝夕哭临。

    我进宫刚满两年,不识得这端康太妃是何许人,心中却是十分讶异,一位太妃何以动用这样大的丧仪。

    接了旨,谨妃便命太监们去内务府领孝衣、孝布并香烛等物,宫女们去掉粉妆首饰。谨妃见我似有疑惑,便悄悄与我说,皇上八岁时,皇太后生下次子后身体欠佳,便是被送去养在端康太妃处。端康太妃膝下无所出,对皇上便如亲生的孩子一般,事无巨细,百般照顾。皇上十二岁生了一场大病,太妃衣不解带,汤药必先亲尝,日日诵祷,发愿一生茹素,减二十年生寿换皇上平安。后来皇上渐渐好起来,太妃果然改食斋饭,日日在佛堂诵经祈福,直至终老。

    我听完后心里感慨极了,皇上这次定是十分伤心。果然,第一日在长春殿见着他,向来落拓洒脱的他看起来很是疲惫,眼睛通红,脸上不少胡茬。路过我身边时他看了我一眼,那双冬夜一样的眼睛里如今全是孩子一样的悲痛。我头一回没有回避他的眼神,我不能与他说话,却总归想宽他心。

    此后几天叩拜哭临等不提,第四日嘉嫔却出了事。

    这天晌午刚过,正照例跪拜,不知道是太阳太大还是未休息好,正在跪着时,嘉嫔突然生生倒了下去。

    片刻后,嘉嫔便被宫人们送去了长春殿偏殿,又过了片刻,赵、齐太医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