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12
    并没有半点退缩之意,而且准备周全。面对许多人的驳斥与反对,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认为定下的并不是帝王身份,而是储君,便是有了转圜的余地。而更重要的是如今,帝王驾崩,天下不安,及早定下名分,使官民各归其所才是最重要的。

    林太后端坐帘后,听着这一番合心意的进言,不由仔细观察了一番顾铮。

    他看起来还很年轻,生得仪容俊美、姿态端方,只在唇边留了一圈胡子,使得整个人添了几分稳重。言行举止颇有大家风度,被众人攻讦而不忙不乱,进退有据,从他说的话来看,本人的才具也是十足的。

    太后娘娘打量完了,不由低声问立在身侧的入内内侍省大总管黄修,“这顾铮倒是个人才,怎么哀家从前不大听见他的名字?”

    黄修作为内侍大总管,掌机密实封奏牍及中外往来之事,对于朝中大臣自然十分熟悉,闻言微微躬身,凑到太后耳边道,“他是明嘉年间的进士,少有才名。九岁就取中童生,是有名的神童才子,中进士时年方十七,灵帝爷十分爱重。只是年轻气盛,不久之后就出京了。因治理地方有功还朝,薛相公说他年少,得压一压,因此入了翰林院。先帝爷登基之后,爱他才名,点做翰林院掌院学士,今年才二十八岁。”

    “是太年轻了些。”林太后闻言也不由微微皱眉。

    她是看重这顾铮机变,又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想要用他,如此朝中也有自己的人了,往后方不至于事事掣肘。

    只是这年纪怕是难以服众。

    二十八岁的掌院学士尚可接受,毕竟翰林院里虽然号称储相,要入政事堂,却还嫌太早了些,须得再熬许多年。如今就要提拔他,朝臣们恐有非议。

    7.第7章 不能服众

    这是林太后第一次踏入问道宫。

    这个地方,是她的丈夫所建,建成之后,他便长居于此,求仙问道,连这锦绣河山都弃若敝履,何况妻子儿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灵帝沉迷道法,不爱女色,才有他母子一生安稳。

    所以林太后竟不知是该怨恨还是该感激了。

    但这么多年来,她却下意识的避开这个地方,从未踏足过,就仿佛它在另一个世界。

    而今当真走进来了,却觉得也不过如此。这道家清修之地,与寻常宫殿也没什么不同,不过是灵帝一厢情愿,以为它有什么神异罢了。

    往事都成云烟,林太后心底那一点微微泛起的波澜很快就平复下去,恢复了一贯的端严。

    她将整个问道宫检视了一番,对邱姑姑道,“虽是方外之地,到底寒素了些。传令内侍省,重新将这里布置一番,好叫慧如真师住得安稳,如此才能精研道法,为我大楚祈福。”

    “多谢太皇太后。”贺卿已经得了消息,因此改了称呼。

    林太后摇头,“还未曾正式下旨。”

    “那也快了。”贺卿道,“听闻今日顾学士舌战群儒,将群臣驳斥得哑口无言,此事已经定了,明日就要下旨。既如此,称呼也就该改了。”

    二人进屋坐定,上了香茶果品,林太后便道,“等下了旨意,便该移宫了。养寿宫距离此处不远,哀家选了那里,将来也可时时见面说话,一起作伴。我进来读了几卷道经,也颇有所得,等略空闲些,正好与你切磋领悟。”

    “娘娘不嫌弃我愚笨就好。”贺卿道。

    “只是却不知朝堂上的事,何时才能安顿下来。”林太后放下茶盏,微微一叹,“如今朝上这些大臣们各怀心思,各自为政,不听宣调,哀家又是女流之辈,不能直接出面,若是没人压着,只怕……”

    “不是有薛相公在?”贺卿问。

    林太后微微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折子递给她,“你瞧瞧这个。”

    “这……”贺卿犹豫的看了她一眼,“这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哀家看得,你自然也看得。”林太后道,“真师如今已是方外之人,权当是替哀家化解烦忧便是。”

    贺卿这才打开奏折,却是薛知道请辞的奏折。

    这是前一世里没有的事。——自然,那时薛知道一力扶持中山王贺垣登位,虽然贺垣狼子野心,所做的事情令朝臣们都颇不满意,但毕竟是从龙之功,他这平章事的位置坐得稳稳的,一直是朝臣与贺垣对抗的领军人物。

    却不想改了贺垣登位的可能,却让林太后与他生出嫌隙,竟是提前请辞了。

    贺卿这段时间将记忆中的大楚的历史反复翻看,又回顾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