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那里了,自然闹得满城皆知。她有自己的清高,如此被拒还不是落的她的面子,她当然不愿意跟人提起这件事。
她知道李云冉是故意来奚落自己的,若不是哥哥这次有事拜托她来,她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里。
其实她对哥哥的眼光很怀疑,不过既然他三番五次相托,她就勉为其难答应他一次,只是看今日这气氛,估计事情是办不成了,而且她完全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她从来不是能受这种憋屈的人。
如此想了之后,武雪丽便没多停留,借故家中有事,跟李云冉说了一声,便离开了。
李云冉觉得也炫耀的差不多了,没什么好再说的了,因此只是口头上挽留了一句,便让人走了。
等她出了门,叶青雯笑了一声,开口道,“京城第一有名的才女加美女又怎样,还不是被王爷拒之门外……说起来我看她也就那个样,真不知那第一是谁评的。”
唐惠芝也道,“她向来眼高于顶,整日一副假清高的模样,似是不屑与我们为伍一般,就是被人捧的找不着北了,这次总掂量清自己了……”
李云冉听着二人的话,没有说什么,只是心情极好的收起了礼单,“好了,我们不说她了,府里为大家准备了不少好茶和点心,一起去吃点吧。”
几人自然道谢应好。
武雪丽从李府出来,心情自然抑郁,想到李云冉她们几个心中十分不忿,却转眼在回府的路边看到谢瑨。
此时谢瑨在一家木器店门口徘徊,旁边一个小厮点头哈腰的在跟他说些什么。
武雪丽想到京城中关于这位王爷的一些传言,心中更是生气。她父亲当初做什么要把她向这样一个人提亲!
徒有其表,败絮其中,行事鲁莽,一无是处!
就是因为这么一个人,导致她现在落了面子,还被各种小姐妹嘲笑,从小到大都在一片赞誉中的她什么时候受过这种侮辱?
因为这件事,她也没少埋怨父亲!
幸好如今跟她定亲的秦家公子性格十分的好,并且还不介意她曾经被拒亲的事。
想到他们的亲事就定在明年开春,当即心情好了不少。
谢瑨将手里雕刻的惟妙惟肖的木雕让小厮包了起来,然后就去了宫里,见太后。
今日太后召见他,他心里自然清楚是为了什么。
“哀家也让人算了算礼部给的日子,是真不错,七子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大喜的日子作不得马虎。”太后的心情看起来不错,难得与谢瑨多说了几句,“时间上是有些紧了,但一应事务可不能马虎。”
“是,一切都已经备妥了。”谢瑨道,“劳烦母后惦记。”
“那就好。媒婆与喜婆哀家都替你都定下了,你那府中若人手不够只管与哀家提,给你拨人过去。”
“多谢母后,目前人手足够,前几天太师大人已经派了人过来帮忙,必不能委屈了表妹。”
太后闻言点点头,笑了,“你俩也算般配,郎才女貌,以后可要好好过日子,哀家等着抱你们的孙子。”
“是。”
太后说话时,自然有注意到谢瑨身后的随从小心翼翼捧着的盒子,看起来相当宝贝,她留心看了下,那盒子上的纹印似是京城一家木雕店的标志。
太后当然知道皇城中盛传的一些关于七王爷的传闻,什么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之类的。
不过她倒觉得没什么,甚至乐见其成,一个闲散王爷而已,要什么志向。
这样当是最好。
太后舒坦的向后靠进椅子里,挥退了给她捶腿的丫鬟,手臂抵在椅把上撑住头,神情放松至极,“没什么事就接着回去准备吧,回头成了亲,多带着云儿来哀家这里走动走动。”
“是。”谢瑨也注意到太后看向身后随从的眼神,垂下眼睛掩去了眼底的情愫,“儿臣告退。”
太后摆了摆手,没说话。
谢瑨从宫中出来,与宫外等着的王刚一起回府,途中拐进一家酒馆,选了一处临街的包厢坐下,要了些茶水。坐了一会儿后,外面就热热闹闹的进来了几个人,坐进了隔壁包厢。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酒馆对面怡和院有两个人出来,似是喝多了,跟送出来的两个姑娘竟是当街又调笑了几句才离去。
谢瑨冲身后的随从点了点头,随从刘禹把刚刚还小心捧着的盒子随手丢给了王刚,快速的出去了。
王刚下意识地接住了盒子,他这时候有点心不在焉。
这真不是他故意的,而是隔壁声音实在不小,他不想听都不行——当然,也是因为他内力深厚而已。
什么李云冉,武雪丽之类的,他从来不知道男人八卦起来也这么厉害……
王刚眼睛偷瞄了一眼王爷,看他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像没听到一样。
不过也是,王爷娶侧妃这事,已经闹得满城皆知,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听到这些议论也正常。
谢瑨又坐了一阵,续了一壶茶,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