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太子妃起居录(重生) > 分卷阅读27
    娘细细端详了一回,和声道:“你是谁家的女孩儿?叫什么名字?”

    顾瑟也含了笑意道:“臣女是永昌坊顾家的女儿,父讳上九下识。臣女单名一个瑟字。”

    白太后只略想了一想,就笑道:“原来你是顾尚书的孙女。顾瑟,是哪一个瑟?”

    顾瑟道:“臣女是琴瑟的瑟。”

    白太后点了点头,道:“锦瑟无端五十弦,果然合你这样钟灵毓秀的女孩儿。”又问她:“你祖你父都有文名,想必你也读书了?”

    没有等顾瑟回话,就又吩咐身后的女官:“给顾家小娘子看一个座。”

    黄晚琼忙道:“是奴婢疏忽了。”亲自去搬了个小杌子,就摆在了白太后的脚边。

    顾瑟只稍迟疑了片刻,就坐了下来,回道:“臣女惫懒,书读的并不认真,只通学了《诗》、《语》,如今是跟着真定万氏的先生读《公羊春秋》。”

    白太后就笑道:“你祖父治《书》,你父亲治《礼》,你却一个都不学,可见是哄我的。”

    顾瑟微微红了脸,道:“臣女不懂事,幼时被祖父抱在膝前学《书》,只觉得艰难拗口,也曾跟着父亲学《周礼》,只是学业不精,又兼半途而废,并不敢称学过。”

    白太后点了点头,笑吟吟地拍了拍她的手,道:“哀家还是天授二十三年的时候,先帝爷点顾尚书为皇子讲学,那会你祖父中进士不过两、三年,还在翰林院修书,年纪又轻,哀家十分不放心,顾尚书上课的时候,哀家就在窗户外头偷听,才晓得顾尚书学贯古今,不可以年齿论英雄。”

    她说起这些陈年事,神态间就有了些许追思之色。

    有年纪与她相仿的忠安伯太夫人凑趣地道:“可见先帝爷和娘娘天生的一家人,一般的慧眼识英雄,像我们这样的,便是想考查先生的学问,只听人家说上几句,就半懂不懂的了,哪里还能晓得人家的水平呢。”

    白太后指着她笑道:“当初你们家老伯爷要给世子请先生读书,你提着剑追着他进了宫,当我都忘了呢,如今都敢和我说要考查先生的学问了。”

    忠安伯太夫人也笑了起来。

    顾瑟看白太后似乎问完了话,一时在犹豫是不是该退下,白太后已经又转回来,把桌上的干果攒盒放到她手边,温声吩咐道:“你替我剥些松子来。”

    顾瑟有些惊讶。

    在梦里,她不是没有为太后剥过松子、核桃。

    但也正是因为梦里她都做过,此刻她才分外惊讶——白太后从来只指使她亲近的人为她处置这些入口的东西,而她甚至是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她。

    她没有想通自己是哪里得了太后突如其来的青眼。

    她温顺地应了声是,接过了黄晚琼适时递来的小银钳。

    忠安伯太夫人看着顾瑟的目光也变了。

    她忽然对白太后道:“这小姑娘真是难得的漂亮稳重,让人看着就喜欢,不像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子,淘得他老子直拿皮带抽他……还是要找个性情稳重能压得住他的孙媳妇才行……说起来两个孩子年纪倒是相仿……”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

    白太后却没有接忠安伯太夫人的话。

    她笑呵呵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

    忠安伯太夫人悻悻地住了口。

    她又把顾瑟打量了一回,看她捏着小银钳,熟练地剥了小小的一盅松子,就敬到白太后面前,又另取个盅儿剥下一捧。

    白太后果然捏了盅里的松仁来吃。

    忠安伯太夫人眼里的意味就更重了一层。

    顾瑟被她这样看着,心里有些腻味。

    她又剥了一盅松子,才仰头问白太后道:“娘娘,臣女身上可有什么失仪之处吗?”

    白太后就抚了抚她头上的鬟儿,笑吟吟地对忠安伯太夫人道:“好了,好了,小姑娘面皮薄,你就是再喜欢,也不要这样盯着人家看了。”

    顾瑟笑盈盈地看了忠安伯太夫人一眼。

    忠安伯太夫人没有想到顾瑟的胆子这样的大,更没有想到白太后真的会为她出头。

    她嘴里说着“是我失礼了”,对上顾瑟带笑的眼睛,脸上的笑容就凝住了,低下头沉了脸色。

    白太后被众人簇拥着说了半晌的闲话,又唤了几家出挑的小娘子近前来细细过问了一回,态度十分的和善。

    最后却只有顾瑟一个人被她留在膝前伺候。

    到赐宴的时候,更连黄晚琼都退了一射之地,只搭着顾瑟的手慢慢从仙居殿走到设膳所在的琳琅水榭去。

    顾瑟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那些令她如芒在背的目光。

    她挺直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