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娘子学掌家 > 分卷阅读9
    br />  「啊」的一声叫後,和婧已哭得嗓音有点哑了。

    何氏浅蹙着眉头放下戒尺,叹了口气,「这道理你现在不懂,过几年就明白了,现在你只要记着,我不会害你。」

    和婧抹了把眼泪,偷眼望着她,欲言又止。

    何氏又说:「郡王妃无论你认不认,她都是你的嫡母,这是规矩,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该知道规矩是不能违逆的。你不能去惹她不高兴,还要对她尊敬、孝顺。」

    和婧把话吞回肚里,只觉得心里好难受。

    其实她一直知道何侧妃对她挺好的,很细心照顾她,可她还是不喜欢她。

    她觉得何侧妃好像什麽都怕,怕她摔了、怕她碰了,怕她因为生母的事情被父王讨厌,何侧妃总是说她病了然後把她藏在房里,她去问奶娘为什麽,奶娘给她的就是这个答案。

    可是她觉得父王一点也不讨厌她呀!母妃刚离开的那时,还是父王抱着她哄着她,说那是他们大人间的事情,跟她一丁点关系都没有,之後好多天,父王走到哪就把她带到哪。

    和婧闷闷地想着,半晌後应了声「哦」,觑了何氏的神色,才回道:「我不会了。」

    何氏稍笑了笑,房里的气氛终於缓和下来,而後她唤了人进来侍候。

    屋里两人恢复了母女亲密的模样,贴在窗下静听的人便躬着身避远了些,而後直起腰来。

    赵成瑞向何氏身边的掌事宦官唐武拱了拱手,「唐哥哥,多谢您行这方便。我这就回去覆命,改天请您喝酒。今儿这事还得劳您费点儿心,甭给侧妃添堵不是?」

    唐武堆着笑拱手说:「您让郡王妃放心,她遣你过来听着,也是为後院的和睦着想,咱家心里有数,不必让侧妃知道的事,没必要画蛇添足。」

    赵成瑞笑着离开西院。

    元宵宴上,玉引都在为方才的变故悬着心。

    当看见她差去打探消息的赵成瑞回来了,可孟君淮就在旁边,她也不方便问。後来何氏也回来了,一脸紧张的解释,说大小姐忽然哭闹得厉害,她不得不折回去哄孩子。

    玉引猜何氏是想将这事瞒下来,便道:「没事,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嘴上这麽说,可面对眼前满桌佳肴她已没心情吃。一片白菜叶在口中嚼了半天也没品出味道,吃到最後时才尝出点鸡汤的鲜香,方知自己刚才吃的是一口开水白菜。

    待宴席散後,玉引草草和众人道了别就往回走,只想赶紧问问赵成瑞都瞧见了什麽?後续还有什麽乱子?

    她却没听见孟君淮向她道了句「一同走」,朝他一福身,转身就走,还走得特别快。

    几个近前服侍的宦官眼神传来递去,最後全看向杨恩禄。

    杨恩禄也为这状况傻了眼,定了定神,才上前询问:「爷,您看……」

    孟君淮好笑地目送着那个疾步远去的身影,听言蓦然回神,「去正院。」

    他言罢便提步走去,暗笑她心里藏不住事。虽然在家宴上掩着心事,但家宴一散就行色匆匆,露了馅。

    他没有费力去追,反将步子放得更慢些。

    玉引回到正院,立刻叫了赵成瑞来问话。

    赵成瑞三言两语就把西院那边的事说了个明白,而後又细细将两人的一言一语全都复述了一遍。

    玉引懵了一阵。今天这事她理应跟孟君淮说,可听完赵成瑞回禀的话後不禁迟疑了。

    她该怎麽说呢?说和婧对她不恭敬、指着她说不是她嫡母来着?可那麽小的孩子,何氏又已经罚过她了,赵成瑞回话说「大小姐哭得嗓子都哑了」,若禀给孟君淮知道,不就让他再训那孩子一顿吗?

    孟君淮一进屋,就见玉引歪在榻上闭着眼叹气。

    他做了个手势止了旁人的礼,又挥手让他们全退出去,站在榻边看了会儿,见她又长叹一声。

    第六章

    小尼姑咳声叹气,是哪句佛经没琢磨明白?

    他揶揄着抱臂站了会儿,见她仍不睁眼,蹲下身道:「在宴上就魂不守舍,有什麽难事说来听听。」

    玉引蓦地惊坐起身,张开眼,就见他近在咫尺。下一瞬,两人一坐一蹲,大眼瞪小眼。

    见孟君淮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她身子僵了须臾才道:「没什麽难事。」

    她决定不提和婧的事,怎麽说都感觉像在告状。不料,孟君淮笑着开了口——

    「我听说和婧今日在你这里闹了一场,你生她的气了?」

    玉引望着他的笑容一怔,那抹笑却随即淡去,他偏过头吩咐,「去叫和婧来。」

    他万万没想到和婧会做出这样没规矩的事。郭氏走後,他挑选了妾室里最温婉的何氏做侧妃来照顾孩子,其实之前他并不喜欢何氏,选她,只是因为觉得依她的性子能将和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