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娘子学掌家 > 分卷阅读32
    br />  孟君淮并没有走远,就在几丈外的院墙边,手搭在墙上、额头抵在手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玉引站在堂屋门边怔了怔,走过去又在他身后怔了怔,才迟疑着开了口:「殿下?」

    她看到孟君淮的肩头稍稍一紧,又随着重重的呼气声松下去。

    然后他转过身,神色黯淡:「王妃先歇着,我带和婧去前头,我有些话要跟她说清楚。」

    他说罢便往堂屋走,玉引立即叫住了他:「殿下!」

    她看看他的神色:「我能问问殿下要跟她说什么么?或者……殿下告诉我,这里面我所不知的,都是什么?」

    孟君淮很快就摇了头:「陈年旧事,与你无关。」

    玉引突然心里很不高兴,而且她没由来地想到他那晚跟她说的那句「喜欢你一心向善,觉得我不对也直说,像个正妃的样子」。

    这两件事其实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但她现下偏偏拿它们对比起来。然后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听他说的那句话,而不喜欢他现在这样!

    见他叹了口气后又往前走,她眉心一蹙就追了上去,再度把他拦住:「什么叫与我无关?殿下您说得不对!」

    孟君淮抬眼看看,眼底不禁一颤。

    她总是一副清心寡欲的样子,这双眼睛尤其让他无所适从,他曾有好几次心情不佳但一看她这双眼睛就发不出火来。

    可眼下,她眼底居然存着明显的恼意?

    他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同时定下气:「那你说。」

    「我……我是府里的正妃,皇上下旨赐婚的。」她先强调了自己的身份。

    孟君淮「嗯」了一声。

    第二十一章

    玉引的话听上去好像在赌气又好像如常平心静气:「所以我现在是殿下的妻子、和婧的嫡母,府里的事殿下能管一半,我就能管另一半。」

    孟君淮皱皱眉头觉得不快,无奈她这话里又实在没什么可驳。

    「所以府里的事,纵使是陈年旧事,殿下也应该告诉我,让我弄明白、着手帮殿下处理,而不是刻意绕开我,让我继续云里雾里的帮不上忙。」她抿抿唇,又是他已熟悉的那副诚恳认真的模样,「我嫁给殿下、殿下娶了我,是缘分在这里。殿下强拧着躲避,是乃‘我执’,‘我执’是万苦之源。」

    啧,怎么一言不合就论佛法呢?

    他气笑,目光在她脸上一划:「我不想说,你非要我说,就不是‘我执’了?当真随缘,该似那句‘上善若水’。」

    「……」玉引木了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里说的,这我知道。」

    孟君淮颔首:「嗯。」

    玉引有点僵:「可是……」

    他睃着她:「嗯?」

    她避开他的目光:「可是老子李耳,他是道家的!」

    孟君淮:「……」

    他一瞬间当真气结,不知是为自己一时糊涂的露怯,还是因为谢玉引这样「冥顽不灵」地跟他议论这些。

    他憋了一会儿后绕过她继续往前走:「我不跟你争这个。」

    他一这样「油盐不进」,谢玉引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看着他进屋,她也只好先行跟进去,脑子里还在斗转星移似的琢磨,如果他一会儿进去后又跟和婧发火,她怎么劝架?

    孟君淮走进卧房时,和婧和凝脂正一起歪在床上,互相给对方抹眼泪。看见他们回来,二人同时跳下了床。

    「和婧。」孟君淮上前一伸手就把和婧抱了起来,架到和自己视线齐平的高度,「你今天这件事做得不对,但你那行字写得很好,比从前好看多了。」

    和婧傻眼看着他。

    「你看你这么努力,父王怎么会不见你呢?以后父王带你练字,你用完早膳就到书房去找父王,好不好?」

    和婧迟疑着点点头:「哦……」

    谢玉引松了口气,他忽地一个眼风扫了过来,好似还带着点方才残存下来的不忿,声音倒是心平气和的:「然后……中午父王带你一同来正院用膳,跟你母妃一起用膳。」

    ……啊?!

    谢玉引被这突如其来的安排惊着了。她看过去,孟君淮放下和婧也正看着她。二人对视了一会儿,她好像分明地从他眼底……寻出了几缕要「秋后算账」的意味。

    夜色沉沉,寒凉的雾气渐渐笼罩下来,本就只有一弯月牙的夜空看起来更加深沉。漫天星辰都变得不太真切,像是被一层白纱罩着,躲在纱后面一闪一闪,看久了挺费眼睛。

    前宅的一方小院里,杨恩禄在堂屋里踱来踱去。屋里黄光映照,他蹙起的眉心看起来特别明显。

    杨恩禄一步一琢磨,琢磨今天晌午的那事儿。

    那事看起来稀松平常,似就是王爷的随口安排,底下人都没在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