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辈子第一顿饭,吃饱吃好,是一生的好兆头。
赵真珠爆红了。
速度之快,名气之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她随口胡编乱造的封建迷信小故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大街小巷。
这个春天盛阳城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便是:
觉明寺佛祖悲天悯人大显神通,
赵侍郎之女脱胎换骨面目一新。
首先这是一个真诚无套路的故事。
其他故事一般都是:听说我表哥的连襟的姑妈家的女婿的妹夫的邻居的某亲戚曾经怎样怎样……。
或者是传说中、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怎样怎样……。
主人公要不就根本不知道是谁,要不就是死了几百年了。
这次不仅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儿。
而且当时佛祖给赵真珠脑袋开光的时候,广场上无数目击者。
又经过了天桥、茶馆、酒肆说书先生们二次艺术创作,绘声绘色地添加了许多细节,故事愈加精彩纷呈。
比如:只见佛祖在那半空之中劈下一道闪电,击中赵家小姐,赵小姐原本迷蒙的双目之中射出一道精光。
再比如:高僧捧出他四十年童子之身的童子尿,尿色金黄,异香扑鼻,闻之沁人心脾,饮之包治百病。
这些听客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又将故事带到四面八方。
觉明寺顿时名扬四海,香火鼎盛。
各地香客蜂拥而至,求财、求子、求前程、求姻缘。
临走还要求尿!
有病喝了治病消灾,无病喝了强身健体。
你还别说,真有人说喝了之后头不晕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
又有人说以那晨尿最佳,口味醇厚,效果拔群。
于是一众香客不眠不休地堵着东西南北庙门,排队等高僧们出来倒夜壶。
还有那外地来的香客,品尝过后仍不满足,随身带着葫芦,要带回家乡以备不时之需。
把那觉明寺的各位高僧逼得没有办法,只得拼命饮水,个个尿得都肾虚了。
听妙菱说完外面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赵真珠一口茶水全喷了出来。
她这半个月来一直待在家里思考减肥计划,哪里也没去。
完全没想到就这样猝不及防得以女主身份名动九州了,而且男主还是佛祖释迦摩尼大大,但是这剧情走向不太好归类。
赵府日子近来也很不平静,各家的请帖像雪花般飞来。
这其中有些人家地位显赫,是赵府往日根本高攀不上的。
靖江王妃在王府后花园举办季春赏花会,邀请赵府女眷前去散心。(季春还赏个毛线花,王妃您的理由还能再牵强点吗。)
华国公家请了戏班子唱堂会,邀请赵府女眷前去观赏。
文渊阁张大学士家的三小姐举行诗会,请府里小姐们前去凑趣。
至于那些以前就与赵府交好的同僚、同乡们,也纷纷邀请赵府女眷去喝茶、打牌、叙话。有些索性直接登门拜访。
果然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赵真珠哪也不想去,谁也不想见。
林氏道:“你也大了,去见见世面,结交几个朋友也好。”
真珠说:“交朋友也要志同道合,她们哪有真心想和我做朋友的,无非是想满足好奇心而已。”
“我不要去被人围着看,我又不是猴子。谁认识她们是张三李四啊?到时候没话找话尴尬死了。”
“再说娘,你看我这副样子,我和赵真兰一起出门,不是自找没趣吗。我也是要面子的。”
李妈妈劝道:“小姐不想去就不去吧,确实也无趣。”
林氏叹气,也舍不得难为女儿,便以真珠大病初愈,身体虚弱,需要静养,婉拒了所有邀请。
另一边吴姨娘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又要做衣服,又要采买首饰,又要给马车换新绸子,又要斟酌着各家准备合适的伴手礼。
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虽然京官众多,但其实家家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
尤其吴姨娘这种姨娘持家的,地位尴尬。
平日里只能和丈夫交好的几家来往。不相熟的一般不能去。
比如谁家少爷结婚,赵大人带着吴姨娘去赴宴,主家会觉得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等到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