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太子宠妻手札 > 分卷阅读22
    给暄和兄,还望暄和兄守口如瓶!”苏鱼不想再与这个人继续聊下去,难道要尬聊吗?

    “那日你允诺之事,可还记得?”朗润的声线,像是温和的春风拂过心尖,可这话中之意,却像玻璃渣扎在苏鱼的心头。

    每次都被他抓包也是霉运当头,“自然记得,暄和兄若有需要,尽管开口,苏鱼自当尽力而为。时候不早了,刘兄还在等小生,先告辞!”

    书也不要了,立马跑路,像是身后有洪水猛兽般。

    暮春时节,几场春雨,点点滴滴。

    淅淅沥沥雨声,远山横斜,几番狼藉,被雨水清洗过的潭溪山,另一番风情。

    就连崇文楼中都是泥土花香的气息。

    窗牖前,桌案上摊开的是潭溪山书院院志,此刻苏鱼正坐在此沉思。

    从庆历十年至庆历十二年,事无巨细。

    按年份,事事巨细,只独独缺了庆历十一年春。

    无一事记录院册之中,更是那场山崩地裂的地动。

    那一年的春日,究竟发生了何事,那一年春日,又为何不曾载入院志?

    “苏生,怎的在看这陈年旧事?还是庆历十年?”身后一道声音打破苏鱼沉思。

    苏鱼回头,便见来人一身淡青色衣衫,却是国舅府嫡子申廷温,和刘子嵋在京中便是好友,又与钱文殊乃同班,四人曾早膳时遇到,多次同桌,倒也有了几分饭友的情谊。

    申廷温,是个洒脱人,生性侠义心肠,对马珪欺凌霸弱之为,倒是多次站出来阻止,更在早膳时,为她多次化解马珪的找茬。

    苏鱼笑着打招呼,“倒是随意翻起罢了。”

    “你倒是好脾气,躲在这里图个清静,只是看这个难免无趣了些,也未必当真,我这里倒是有一些游记,读之可如临其境,倒有一番境地,”申廷温拖过旁边的凳子坐在苏鱼身侧,摊开他手中的一摞书册。

    “申兄,那你可知为何这院志独独少了庆历十一年春的纪事?”苏鱼在他的眸眼之中捕捉到一丝难以启齿的柔软与同情。

    申廷温环顾四周一圈,小声道,“你可真敢问?这是禁忌,全院上下都不许谈论此事!”

    苏鱼又道,“为何不许谈论?”

    【太子小剧场】

    临渊阁。

    奏疏上,一本《小尼姑从夫记》格外惹人眼球。

    “四喜,你可喜阅此书?”

    四喜瞧了眼书名,立即惊起一片,毛骨悚然,当即跪地连连磕头。

    “殿下,奴才一时不察,竟让小人钻空,竟让此等秽书呈于案前……”

    赵渊见四喜这般,当下便打断,“此书乃孤从檀溪山带回,依你之见,一男子为何会好此书?”

    四喜一惊未平,一惊又起,冷汗涔涔,心头叫苦喋喋,只不知殿下问他一个内监……

    从夫记?

    从夫记!

    还有殿下那眸底深处的光,那唇角的笑……

    冷不丁的,四喜竟想到那熙宁街坑蒙拐骗的那鱼半仙!

    殿下次次从檀溪山归来,便是傻笑片刻……

    朝堂皆言,殿下不近女色,太后百般试探,无一女子可近身。

    难不成真被朝臣私议,一语成谶!

    断……断袖?

    还是那个脸如锅底黑炭的小子?

    第11章 【曲如媚】

    “庆历十一年你才不过一个七岁小毛孩子,打听这些做甚?”申廷温一脸诧异。

    “檀溪书院乃大朔培育国之栋梁未来肱骨之地,大义之地,天下推崇,先生又言,无论学问为人,当当之无愧,刨根问底,既如此,那又有何不可说,不能说之处?申兄如此,难道不愿以此为鉴,不以我檀溪为荣?”

    申廷温眼神复杂地瞧了苏鱼一会儿,见她眸眼澄澈,却倒是这一番求知之态给驳的无言以对,遂叹气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入册,檀溪书院当年建立伊始,元祖皇帝便立下规矩,檀溪乃国之璇玑,所录之事,皆要入册,只庆历十一年之事,其实这些院册,也就是给我们瞧瞧罢了。”

    “你可还记得,当年有三件轰动整个大朔的灭门惨案,前禁军统领庞凛,右丞相霍琼,天下兵马大元帅杨信,三大家族,一夜之间,全府灭门惨案?”

    苏鱼点点头,自是有耳闻,京城三大鼎力家族,均是百年根基,世代簪缨。但她知晓此事,已经是事发两年后。

    那一年,因地动后醒来,便可以瞧见他人眸底的真实腌臜,又闻大哥噩耗,自悔害了大哥苏衡,只想逃避,不愿去回想,不便去看不愿去想,更不愿再出门,总是将自己一人关在房中整整两年,只读书消遣遁世,怕见任何人。

    二哥苏墨,也是很少归家。

    庆历十一年春,多事之秋。据传皇帝陛下大发雷霆,整个大朔,元气大伤,京中血流成河。只这三件大案,过了这么多年,依旧未曾抓住凶手。

    就连京兆衙门,都是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