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女儿美不美 > 分卷阅读24
    部分人认同,看着侍女为妹妹铺纸研墨,姚青苗羡慕的不行。

    姚青苗觉得姊妹中六妹与她学识最差,本应同甘共苦,哪想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她忧伤的看了她最喜欢的妹妹好几眼,发现妹妹只是泯着嘴笑根本没有拉她一把的意思后,简直失落极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青隐故意写的慢些,时间掌控在大家刚好结束作诗。

    “六妹真是,真是挥毫泼墨的书法。”

    一群人围着一张小案,左右端详那篇《兰亭集序》,三兄看了半响以手抵唇做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秋先生低低笑了半响,也附和道。“确实如此。”

    只有姚三爷看一眼且不说字怎么样就那满纸墨团子的宣纸,尴尬的环视了一圈,道。“安儿方学字不久,能默出这么长一篇序就很了不得了。”

    青隐都不得不感叹父爱真是伟大啊,就她写那篇毛笔字自己都不忍直视,姚三爷却还能另辟蹊径的夸出来。

    大家一起围坐铺席子的草地上,秋先生亲自烹茶,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后来姚青桓觉得喝茶没意思嚷着要喝酒,他这个想法得到几位姑娘的赞同。

    东启对女子的要求并没有后世的严苛,女子饮酒并不出格,相反饮酒的女子多洒脱。

    既然是出来流觞曲水,那酒是管够的。

    酒过三巡,几个小辈都有些微醺,话也就多起来。

    姚青桓吵吵嚷嚷的开始说他被罚跪的凄惨经历,在祠堂里犯了瘾被打一顿,罚跪时间还增加三个月不说,还得边跪边抄圣贤书,他罚完跪膝盖一个月了还疼。

    姚青苗看二兄大着舌头还嚷嚷,有些不耐烦,便趴过去妹妹那边,在她肩上一个劲儿说妹妹没良心,都不救救阿姊。

    虽然有姚青桓那个败笔在,下午回去的时候也算尽欢。

    一行车马还在城门口巧遇潘家一行人,都是出城过上巳节的,潘夫人的侍女认出艾叶禀报了主子。

    潘夫人坐在马车里身边坐着一个七八岁锦衣男孩儿,手里正揪着一把野花。

    潘夫人见着骑着马的姚家几位爷,又看见后面跟着几辆马车便知道定是与自家一样,便扶着马车门,道。“原来是姚家众位女郎出城过节,可要顺路到我家做客?”

    姚三爷上前抱拳,推诿道。“天色已晚,改日登门拜访。”

    潘夫人点点头,推了推身边小男孩。“越云,快拜见姚叔父。”

    那潘越云这才抬头去看姚家一行人,一把扔掉了光秃秃的花梗,大声喊叔父。

    青隐没看见姚三爷脸色,不过听他硬帮帮的回那一声就知道姚三爷也是不待见那个小孩儿的。

    不知道姚三爷知不知道老夫人隐隐做的打算,若是知道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拒绝那潘家。

    回到府门,艾叶苏叶自然扶着主子下车。

    青隐贪杯多喝了酒,在马车上一颠胃里翻腾,路上还能忍着,这会儿落了地再忍不住推开两人急走到墙角吐了个昏天暗地。

    等胃里舒服了,空气里一片酒臭味,那墙根下实在不忍直视。扭头不忍直视的将目光错开。就那一眼发现一个从没有见过的东西。

    那东西修长的身姿,像一个敛衣静立的君子。

    青隐脚步虚浮,摇晃的走过去,弯腰将它抱在怀里。

    秋易刚下马牵着缰绳,眼角余光看着姚青隐将那东西抱起。他唇角上扬,抬头去寻找那个可能出现的人。

    艾叶自然过去想把那盆杂草重新丢了。“六娘子您都醉了,还捡这东西,快放下吧。”

    青隐推开她,舌头很大说不出话,只是固执的不撒手。

    姚三爷实在看不过女儿好像要撒酒疯的样子,对艾叶甩手道。“就让她抱着吧,快送她回去。”

    就在门口,青隐抱着一盆草歪在侍女身上,就在视野里巷子角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夕阳中静立。

    她停下歪斜的脚步,扯住艾叶的衣袖,眯着眼看那夕阳中的身影。

    那人背对阳光,看不真切面容,只觉身姿应是挺拔。

    “艾叶,咱们府上是不是来了和尚了?”

    艾叶面无表情,平声道。“奴婢是苏叶,艾叶在搬您的东西。未曾有和尚,是您眼花了。”

    是她眼花了吗?她用力眨了眨眼,目光有些迷离,又用力去看巷角那里,抬手去指。“那儿光脑袋的,不是和尚是什么?还穿黑色衣服呢。”

    苏叶看也没看,只当她发酒疯,稳住她的身子,慢吞吞将人拖抱进府里。

    也就在她们进去后,巷角的黑衣人走了出来。

    黑色僧袍垂直而下,身长玉立,白皙圆润的脑袋,五官精致,一双眼平静无波。他的身后又探出一个光脑袋,看着姚家空荡荡的门口,与那黑衣僧人说话。

    “师父,我们现在去何处?”

    黑衣僧人淡淡道:“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