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就是以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无一不包,还有算学难度的加深。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复习巩固,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应对县试、府试,学院并没有规定具体年限,只要每年缴纳束脩就可以继续学习。
周老头两人找到夫子办公的地方,里面有一位夫子正在备课,周尧成上前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
那位罗夫子有些为难,“这样吧,你先从小学学起,如果跟得上再进中学如何?”
周老头有些着急,自己儿子年龄这么大了,再是耽搁不起,而且自家儿子已经读过小学。
周尧成不慌不忙,面带笑意道:“夫子,学生虽然在家休养,但学生知道不进则退,小学的内容学生早就熟悉,中学的内容也学习了不少,学生想要进入中学,还望夫子成全。”
罗夫子翻了个白眼,长的芝兰玉树,看着也有礼貌,怎么就如此骄傲自大。
他教导过多少学子,村里的学生入学时都是大字不识,连简单的算术都不会。要是有条件的人家倒是有可能请过先生,但他看这夫子也不是大户人家出生,而且中学的四书五经等内容是深奥,绝非识字就能理解的。
寒窗苦读十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也只是知道个皮毛。
看这人年纪也不算小了,也不知道还能记得多少,他并不是歧视人,只是年纪越小,记忆理解方面也远超众人。
罗夫子看他一片诚心,好意劝道:“打好基础才是重中之重,这样才不白费时间,如何?”
“你也不用担心,上小学的学生年纪也是各不相同的。”
周尧成摇头拒绝,微笑道:“学生不敢欺骗夫子,请夫子检查,只要我过了就让进中学。”
见人这么固执,罗夫子面带不郁,真以为自己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当书院的规矩是死的么?
“好,我就考你四书的内容,你若答不上来,就不要谈进中学了,去上两年小学吧。”
周尧成乖乖应下,周老头在一旁看着有些担忧。
第十四章
他相信儿子的能力,四儿是老周家最会念书的,但他再怎么自信也知道儿子是比不上夫子的,万一恰好遇到答不上来的。
“‘博闻强识而让’下一句是什么?”罗夫子刚说完,周尧成立马接上。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君居之,仁以行之。’这是什么意思?”
听了周尧成的回答,罗夫子暗自点点头,又陆续问了其它书本的知识,毫无意外,全部都答出来了。
罗夫子嘴角含笑,看来这个学子平时的确用了不少心思。
不过考科举可不是简简单单会背四书五经就可以,策问,诗赋和算学等等,要不然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了。
他想看看他们学院是不是遇到了一位天才,接下来又出了几道算数和作诗,至于策问就算再有天分的人,没有把书本全部背熟之前,可能连题目都弄错。
罗夫子看着周尧成拿着笔沉思不动的样子,笑的高深莫测,“没事,我知道这个对你有点难,只要不太差也是可以的。”
周老头闻言擦了把汗,看着四儿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担忧,既然夫子都这样说了,他只期望四儿不全错就好了。
周尧成安抚的看了周老头一眼,拿起笔快速的答起题来。
罗夫子见状摇头叹息,本以为会是良才美玉,没想到也是个急功近利的,不用看也知道那恐怕是胡乱作答吧。
还好他没有见才欣喜把人报了上去,不然到时候他就要落下了识人不明的名声了。
周老头见夫子摇头叹息的样子,瞬间瘫软在地上,完了完了……
不到一盖茶的时间,周尧成就把题全答完了,罗夫子脸上再也没有好脸色,接过卷子,等会儿他一定要好好教育这个不懂乱答的小子。
这一看卷面整洁,顿时心情好了一点,这个年纪急切了点想表现也能理解。再看算数题全对,旁边还有具体的解题步骤,惊讶的看了周尧成一眼,难不成这学子在这上面也有天分?
忍着心里的激动看下去,做的诗虽写的格局小了些,不华丽但有感情不空洞,想来也是出生在农家,见识到底浅了些。
字迹虽然工整倒是差了点形,再说难听点就是软,这字迹可以圆滑或锋利,但却不可以软,都说字如其人,文章再好字写的糟糕也有可能无缘官场的,但这些问题都不大,只要勤加苦练就行。
罗夫子这边嫌弃周尧成做的诗小成,却不知道他这是故意的,难不成他一来就要告诉学院他的野心勃勃。虽然读书人都是为了中举做官,但是真要这么名目告知那就是傻子了,读书人难不成不要风骨的么。
而且他第一天来实在无意给自己树立太多的敌人。
罗夫子脸带笑意,没想到他倒是差点看走了眼,拍着周尧成的肩膀道:“好小子,是个聪慧之人,走,我带你去找院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