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让夫人打点一下,将给林家的回礼再增厚一层。
想起回礼里的那些白玉金樽,王夫人心疼地紧了紧手,下意识质问一句:“不是已经算好了,为何还要加厚。”
“老爷说,姑爷升官就在眼前了,总要多打点些,依礼回过去才是。”
王夫人挥挥手将丫鬟打发出去,她沉思了好一会,才对薛姨妈道:“这么说起来,林家果真是要升官了?之前那些传言说的都是真的?”
林如海现在就是巡盐御史了,再升官,难道还要爬到贾府头上去了?
薛姨妈可不知道要回她什么,倒是一直低头温顺的宝钗,听得这话抬起头来,柔声道:“这件事妈妈不知道,我倒是听说了。”
“姨妈也知道,我家是做皇商的,和宫中也有些来往。这会上京,一是为了京中家业,二则,是我们听说了,宫里面要为郡主王爷选陪读的人。”
“然后呢?我的儿,这等大事我们还不知道呢,你们倒是先得了消息。”王夫人听到这里,心中也策划起来,又催着宝钗往下说。
“这林家升官的事情,我们也是听了一耳朵。”宝钗柔柔一笑,缓缓道来:“扬州,就是林家当初待的那儿,出大事了。说是官商勾结,正要严查,牵连了好大一批人呢。”
章节目录 谣言起薛清入孙家,暗打听探春上林府
黛玉正隔着帘幕,听外面的管事婆子们一条条列出各家的回礼与拜帖。
半饷,黛玉弯起白皙的手指,轻敲了敲红木桌案,“笃笃”的声音让婆子顿时闭上了嘴。
王家管事不安地挪了挪脚尖,刚刚是她在汇报,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才让姑娘出声提示?
她惴惴抬眼看了下,只见姑娘的身影在帘子后面若隐若现,无端让她感到压力。
本来她冷眼瞧着大姑娘脱尘出俗的模样,只以为是孤僻高傲不理俗物的贵小姐。没想自上京以来,夫人交给大姑娘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被处理的漂亮极了,真真是颠覆了她的想象。
之前有个猪油蒙心的,看姑娘年少初事,竟想中饱私囊以权谋私。姑娘一经查出,直接赶出府去,谁求都没用。
王家管事还记得那人跪在外院哭得鼻涕眼泪横流,最后灰溜溜被拖走的惨烈样子。
故而这会,她心中难免不安。只觉得过了好几炷香的时间,才听得帘子后头传出姑娘清越的声音:“你把贾府的回礼,再说一遍。”
不是自己的问题!王家管事猛地松了一口气,又连忙提准音调,吐字清晰道:“贾府。贾赦回礼。白玉珠一盒,金丝球一套,碧簪三佩,蓝田玉两只。”
“贾府。贾政回礼。绸缎三匹,银链两条,玛瑙一对。”
王家管事忐忑地念完,就见姑娘的贴身侍女明怡对自己摆了摆手,知道这是通过的意思了,王家管事心下一松,踮起脚尖轻轻退了出去。
内屋安安静静的,黛玉沉思了会,慢慢执起朱笔在本子上划了一道,留下片鲜艳的红色。
“姐姐,是有什么不对吗?”林辰练完枪,就在一旁替黛玉端茶倒水,现在看姐姐换了朱笔批次,心中甚是好奇。
“父亲这会风头正盛,依例回礼都是加倍增多。像大舅舅,就增了两层。”黛玉将账本转向林辰,点了点本子缓缓解释说:“然而二舅舅,却是唯一一个薄于进礼的。”
林辰按着姐姐说的一行行看去,果然只有荣国府与众不同,最是稀少。
“舅舅不是这种人啊。”林辰回忆之前见到贾政的时候,他就给自己讲了好些仕途学问,最后还将王传渊批注的学经给了自己,实在不像吝于回礼的。
黛玉想起前世贾政的习性,也是一叹:“二舅舅志在山水,诸事不管。吩咐下去得了结果就算了,哪里会亲自去看呢。”
“这是二舅母的事了,或者说......”黛玉将话尾隐了去,她想起那日在贾府见到的宝钗了。
薛家身为皇商,商铺遍地,消息最是灵通不过。而宝钗人又极其聪明,有什么是不能推断的呢。
思路一理就顺,黛玉跳过中间环节,直接接着道:“怕是扬州的事情传到二舅母那儿了。”
“是那薛表姐说的?”
“你如何得知?”
林辰皱了皱鼻子,想了一会才说:“我那天一听就听出来了,薛表姐就是薛宝阁哄我拿走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