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今天的我死成了吗? > 分卷阅读7
    />  墨海眯了眯眼睛,在明媚的天光下看到了一根淬着清光的极细银针。

    那人发现了她。

    却没有急着动手杀她。

    墨海心道:总不能是一见面就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吧?这也太霸总了。

    如果说西街是菜贩的天地,那么靠近皇城的东街便是文人学士的天地。

    清风楼、杏花苑、闻书斋……皆是文人墨客汇聚的风雅之地。

    在朝百官将聪颖懂事的幼子幼女送到闻书斋对面的闻书学堂,请来教导过皇帝的老夫子为自家子女授课,就连当今史帝的小女儿——长盛公主也在此处学习。

    甫一踏入东街便能感受到气氛的转变。

    这里是静谧悠远的。独有的书卷气将此处包裹,隔离到了别处,西街和五九街那无孔不入的嘈杂尘嚣都与此处无关,遗世独立于俗尘中。

    墨海忽的就明白了君清裴的儿子身上那股出尘的气质是从哪儿来的了。

    一个人身上的气质,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但万事并不绝对,就像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接受过精英式教育的人以后不一定都能成为精英,还有可能是披着人皮的禽兽。

    就像养父母一个是情操高尚的音乐家一个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也没把墨海教成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该怎么皮,还是怎么皮。

    东街守卫比之西街多了不止一倍,个个手执长|枪,神情肃穆,一来一回纵列巡逻,列队始终整齐划一。

    穿过层层守卫望去,便是紧闭的朱红色皇宫宫门,高大、威严,其气势不容侵犯。墨海站在墙角盯着看了一会儿,很快被守卫队队长锁定。

    墨海对他人的视线敏感得很,几乎是守卫队队长向她迈步的瞬间便撤了视线,老老实实的演起一个路人来。

    可偌大的肃穆东街鲜有寻常路人,墨海张望了一会儿,自知此计不妥,立马转身抬腿,跑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墨海翻过闻书学堂那两人高的院墙。

    闻书学堂旁边就是清风楼,乃是百官朝下会面的场所,只在未时至酉时这段时间开门。墨海被守卫追赶,见清风楼与五九街街巷之间有一段扇形街角,便趁着守卫来之前,顺着清风楼院墙外的香樟树翻了进来。

    当时正值卯时,清风楼管事堕怠,并未起床打理楼内事务,楼内守卫也一副睡眼迷蒙的瞌睡状,竟然无一发现墨海这位外来者。

    墨海小心翼翼的寻了小半个时辰才找准闻书学堂的所在,不由腹诽:皇城所在的一边儿,这氛围就是不一样,一个破楼占地都当好几个初中操场了。

    闻书学院更甚。

    池塘、草坪、石砌的迷宫丛……以及,层叠翠绿屏障内的古拙书院。

    书院门前一簇树枝遮盖了飞扬的檐角,门外石阶旁伫立着两尊栩栩如生的半人高盘龙立柱,门匾上题:书海无涯心有涯。

    墨海望着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出了神,回神时却是门开了,一窝蜂涌出来一群半大的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五六岁,吵吵闹闹的往着她的方向走来。

    墨海当机立断,选好藏身的树,灵巧似猴的蹿了上去,伏低身体趴在树枝上,静待着底下一帮小屁孩儿离开。

    小屁孩儿蹦向了迷宫丛。

    墨海正松了口气,就听书院那儿传来一声抱怨:“你又不是书呆子,怎么成天就知道啃书!?”

    听起来是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声音脆生生的,就连抱怨都是娇俏婉转的,如黄鹂啼叫。

    就是这声音吧,委实有点儿大,相隔数十米,墨海都觉得自己耳朵遭了罪。

    紧接着,书院外便出现两个掰扯不清的人影。

    准确的说,是一个小姑娘生拉硬拽着白衣少年出了门。

    “君无乐!你当真就是个毫无志趣之人,大将军取的名真是一点儿没错!你说说你平日里除了看书练剑就不能跟我们一起玩儿吗?大家都……”

    一道清冷的嗓音打断了小姑娘的喋喋不休:“名字是我娘取的。”

    小姑娘:“重点是这个???”

    白衣少年:“……”

    趴在树上一字不差的听了个全的墨海:“……”

    小少年小姑娘又掰扯了半天,这期间墨海听了个断断续续,反正那不解风情不懂放松的小少年依旧没有跟小姑娘去玩儿,小姑娘负气跑了。

    好一出青梅竹马呀。

    墨海心不在焉的拨弄着一片被虫蛀的树叶,透过叶片上的缺漏,得以窥见不远处的白衣少年。

    少年沐浴着清朗日光,整个人裹在白衣里,越发衬得肤色白皙,表情始终清清冷冷,眼底深处凝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墨海啧了一声,暗道了句没趣。

    她跟着君无乐一路到此为的不过求死,可现在那跟了君无乐一路的西域刺客连个影儿都不见,或许是她判断失误,西域刺客的目标并非君无乐。

    思来想去,墨海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