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古越谜冢之仙龙游海 > 第三十四章 巫咸国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多谢,道长。”灼华全身颤抖说道。

    “不客气,小伙子,你现在身体里面阳气被夺取,要么到我家里一坐,休息一下。”

    “那就多谢道长。”灵如说道。

    灵如扶着灼华跟在道长的身后,转过几个拐角,来到了一处院子,里面很僻静养着一些花草,灼华他们跟着道长走进去,灼华两人坐着休息,道长换了一身衣服出来,还倒了两杯茶。

    “道长,昨天晚上,您是不是在给那个死去的老太婆引路,为什么要故意的放她出去害人。”灼华问道。

    道士冷笑两声道:“那个光头如此可恶,欺诈百姓不说,连死人钱都敢要,像这种人渣,还留着他做什么,不如清除了干净。”

    “您是一个出家的修道者,用死去的鬼来杀人,这样说出去也不太好。”灵如说道。虽然灼华也很想弄死那个光头,但是当时也放了他一条生路,因为国家国法,家有家规,道士替天行道除掉光头,并不觉得他做得有多对,也不觉得他做得有多错,只是本身就有些违背道士的行事准则。

    道士愠怒道:“除了我惩罚他,在这附近谁会站出来惩罚他,在我的眼中,这个光头跟那些妖魔鬼怪没什么两样,留着比那些妖魔鬼怪更加的害人,所以我要除掉他,再说了先开始我并不想他死的,当时还想救他,放她一条生路,可是他步步紧逼,还拦棺要钱,这是自找死路。”灼华和灵如都是点点头。

    一说起鬼,灼华又是想起来在发廊里面的那个死去的老太婆问:“道长,在发廊里面有一面铜镜,为什么那个把鬼魂显形。”

    “哦,你们是说那个发廊里面的铜镜,你们可知道那个铜镜是什么镜子。”

    灼华和灵如摇摇头。

    “那是照心镜。”

    照心镜,史料记载,有方镜,表里洞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掩心而来,即见肠胃五脏。历历无疑。人有疾病在内者,则掩心而照之,必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帝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则杀之也。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当年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后,到咸阳宫的府内查看的时候,在众多稀奇古怪的宝物中看到了这面方镜,这面镜子的奇特之外在于它能查看人体内脏的异常癌变,并能帮助治疗。当时秦始皇还用这面方镜来检验他的宫女对他是否忠贞不二,如果那些宫女有二心的话,从这面方镜里面可以看出那个宫女的心在颤动。这面方镜又可称之为一面奇镜,刘邦并没有动用咸阳府库里的任何珍宝,也包括这面方镜,只是在后来刘邦和项羽交战的时候,项羽率领他的大军攻破咸阳后,把咸阳府库烧了,这面方镜也落在了项羽的手中,后来项羽兵败自杀后,便再也没有知道这面方镜的下落。

    “那面镜子怎么神奇,为什么会在那个发廊里面。”灵如问道。

    “这个我也是不清楚,但像这样的宝物,不是一般人能够享用的,命数不够厚重的人,反而是会被折损,我之前就是那个风尘女子说过,让他赶紧丢弃,但是她认为这个铜镜是宝物,不肯放弃,最后是惨死。”

    “这个镜子事秦始皇的,我的天,那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天价。”灼华说道。

    “不,事实上这个也不是秦始皇的,这个铜镜是曾经巫咸国的,后来巫咸国被巴国吞并,把巴国又是向蜀国俯首称臣,便是把这个宝镜献给了蜀王,秦始皇一直想要长生,这个镜子最后是到秦始皇的手里。”

    “秦始皇,长生。”灵如说道。

    道长点点头:“而且这个镜子很有可能是当年巴清送给秦始皇的。”

    水银主要是用丹砂提炼出来的,产地主要为今西南地区,中心区域在今重庆。清恰恰是巴寡妇的名号。她是重庆长寿人,生于秦惠文王灭巴国设巴郡之后到秦朝初年。据说,清出身寒微,少年时跟父亲学习诗书,因为相貌与气质出众,嫁给了当地一位青年。

    不幸的是,事业有成的丈夫英年早逝,寡妇清不顾世俗偏见,毅然挺身主持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业,原来,丈夫生前是开汞炼丹这一行业的,这位寡妇经营的是丹砂,“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秦始皇不仅默许清挑战秦王朝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还大力支持清的事业做大做强。

    先富起来的寡妇清,不仅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劳工福利待遇,积极扶贫济困,还组建了庞大的私人武装,保护一方平安,被络遍布全国,成为当时的丹砂业垄断企业,富甲天下,接着,前来投靠打工的人更是成千上万,可见,她的财力已经到了抗鼎朝廷的份儿上。

    研究表明,天然水银非常稀少,那时的人们,沉迷于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尤其是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作为炼丹用的原材料丹砂供销两旺,而且,秦始皇耗时费力的庞大皇陵地宫工程,需要无法估算的水银,丹砂就是提炼水银的原料,也就是炼制不死之药的重要原料,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颜料和妇女的化妆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始给修建郦山陵,司马迁形容,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又据考古研究勘查,陵墓中地宫里的水银正如司马迁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估计至少有上百吨水银。上百吨水银在今天,也不是个小的数目,丹砂的产地主要在西南,而巴清又垄断丹砂和水银生意,秦始皇陵中这上百吨水银从何而来,理所当然是由巴清提供的。

    灼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开始有些明白了,这个巴清很可能也是个巫师,她所继承的就是巫咸国的巫术,这样一想灼华明白小祭司为什么要去巫山,他是去寻找解药的材料,到了巫山之后,就是又到了巴郡,也就是被秦国灭亡的巴国。

    o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