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有点事做。”江清清朝书房走去,半路突然停下,“对了,我的家人没有为难你吧?”
杜笙摇头,“白天来找过几次,都被香儿劝回去了。”
白天他作画的时候外头一会儿来一个人,一会儿又来一个人,说是老爷请他过去叙叙旧,夫人请他聊聊天,少爷们请他说说话。
香儿一并以姑爷腿伤疼得厉害,喝了安神药睡熟了为借口打发。
“那就好。”江清清继续朝书房走去。
她的闺房很大,中间用屏风隔开,另一半就是书房,看得出来她经常在书房处理东西,书房里摆满了各地而来的账本,也不防着他。
他偶然间拿起来看了看,当着香儿的面,香儿居然也没有阻止,仿佛他看这些应该一样。
说起来有些不敢置信,他俩才成亲了三天而已,哪来的信任?而且原来的朱笙还做了很多对不起江清清的事。
也许是不太重要的账本吧,也或许以为他看不懂?
杜笙歪头去看江清清,隔着一层屏风,只觉得她手中火光一闪,然后打开灯罩,点了蜡烛之后又盖上。
她的人一矮,坐在凳子上,手里拿了毛笔,掀开账本伏案写了起来。
做生意很忙,尤其是月底,所有的账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从香儿口中了解,江家子弟不全为商,有两个哥哥一文一武在朝为官。
大盛王朝虽然没有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畸形思想,不过商人地位也不算特别低,家里有人是商籍,自己依旧可以参加科考,前提是正途出身。
那两个哥哥已经分了家,手里又没有生意,几间铺子和田地租给别人最多算个地主,没有商籍,自然可以参加科考。
江家有钱,一旦进了朝廷,上下打点,很容易被重用,如此江家的生意有人照顾,才能稳了那么多年。
江老爷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是上一代分家出来参加科考的人,并且成就最高,据说做过丞相,后来老了,主动退了下来,现在在朝中担个闲职,教太子读书。
太子太傅虽然不掌实权,但是人脉在,又是太子的近臣,将来太子登基,他也会鸡犬升天,没人会得罪这样的人,所以他的家眷做生意,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盛王朝只规定商籍不可参加科考,官员不可经商,但是没说家人也不能经商,钻了这个空子,江家生意做得红火。
本来参加科考入朝为官就是为了给家族当个撑腰的,在京城这种地方做生意,到处都是达官贵人,一个得罪不起,弄不好就是小命不保的事,找人当靠山又不可靠,没办法只好家里人自己上。
这一上,上出个一品大官来,就好像为了捡芝麻,特意学了绝世武功,结果发现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明明可以靠武功拿到更多的钱,但他偏偏守着芝麻,说他是捡芝麻的。
经历说起来可笑,可它就是事实。
江老爷是个目光长远的人,人虽然老了,但是心不老,为了家族开始建设书苑,大力培养寒门子弟,帮助他们科考,如果考不上也可以来江家做工。
有的白眼狼,得意之后不认账,也有的对江家甚是感激,据说江老爷曾经的徒弟现如今也在朝中任命大官,不提别的,光有这层关系在,江家自然昌盛兴旺。
伴君如伴虎,许是怕出现意外,江老爷子把儿子们全部分开,天南地北的走,如此想要一网打尽简直难如登天。
只有女儿舍不得放行,必须搁在身边才安心,毕竟就这么一个闺女,还是老来得女,疼爱的不行,给全家发了话,使劲宠!
本来是不想让她接手生意的,又累事也多,但是江清清执意。
杜笙听香儿说起过,有家里人手不够的原因,也有小时候被人嘲笑,说她都是靠家里几个哥哥,自己没本事,气的江清清非要争一口气,当最厉害的那个,这本来是小女孩闹着玩,谁知江老爷子当了真,二话不说把最重要的位置给了她。
江家的生意分为外地和内地,外地自然没有内地那个位置重要,毕竟每到月底,所有的钱都会流到内地,这个位置也是所有人都争着抢着想做的。
但是江家有那么多子弟,无论谁做旁人都不服,只有江清清所有人都同意,她是全家的宝,所以最重要的位置也让给了她。
还说随便她造,反正是自己家的,江清清没被他们宠坏真是奇迹。
大概是接手了生意之后发现跟她谈生意的人不会依着她的性子,也不会当她是大小姐,反而会嘲笑她是个女孩子。
这位大小姐遭受波折,终于醒悟,她只是江家的宝贝疙瘩,其实在别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为了让别人也尊她敬她,收了脾气和骄傲,脚踏实地做起了生意,还真被她做出了成绩。
商业教做人,你弱就欺负你,为了能在商道有一席之地,她变成了现在这副强势的模样,从她身上已经看不到半点女孩子的柔弱,有的只是精干和霸道。
她说一就是一,全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