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粱酿的,没有南京的红曲酒那么甜。可是许多人不知道,还以为这是老板的名字,总是“小春,小春”地叫他。
“二位,对不住,今天人多,先喝口茶,马上就好。”小春说着,眼神闪烁,点头哈腰地跑去上菜了。
看来要等上好一阵子了。锦幔打量着油灯下的木招牌:春鱼,春芦笋,春响糊。
锦幔笑道:“每道菜都加了酒吗?”
“有一点吧。”
每张桌子都摆着这三样菜,绿绿的芦笋切成丝,用麻油和酒拌了,盛在小陶碟里,油汪汪的。
没想到他喜欢吃这样的清脆小菜,锦幔笑道:“你饿了吗?我带了点心。”
“不饿。”
店里弥漫着酒气,锦幔闻着有些头晕。
其他人也一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话渐渐多了起来。有个人突然提起了李骏惠。
说那个城南的行商,竟然被钦点为长史,长史可不是一般的官职,是藩王府里的管事,是不是要把他派去监视燕王啊。
锦幔听得认真,白尊低声说:“没什么,这两天到处都在说他。”
锦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是监视这样隐蔽的事情,为什么要弄到满城皆知?
“所以你们要北上燕京吗?”
白尊不置可否,如果明天的任务顺利,就不用去了。
只是他有种很不好的预感,自己在暗卫里,不算特别敏锐的,但也能在大战前做一点点有趣的预判。
这一次,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白尊笑笑,看锦幔多了两片青眼圈,像两条弯弯的蚕,笑道:“要睡着了吗?”
“唔,我今晚早点休息就是了。”
“久等了二位!”小春腾出桌子,忙帮他们上茶,胖胖的脸上尽是汗水:“吃点什么?”
“你看着上吧。”
“好嘞!小店有上好的小春酒……”
小春看他爽快,猜他酒量一定很好,没想到他摇头饮茶,不要酒了。
芦笋丝是提前拌好的,最先上来。锦幔帮他夹了一小筷子,柔声说:“你尝尝。”
他尝过许多次了,没特别的感觉。
锦幔咬了一小口,眉眼舒展,笑道:“我还以为会很辣呢,没想到是甜的。”
“他上桌前会用火再烧一次,把酒都燃掉。”
锦幔觉得有趣,吃了几口,下去小半盘。沐州没有这么多新奇的东西,南京首善之地,随便一家小店都这么有意思。
白尊知道她没见过“世面”,说:“城北还有一家唱皮影戏的,我也只是听说,等我忙过明天,一起去看看。”
“好啊!”
第二个菜还没出锅,巷子里便传来一阵杂乱的兵甲之声。
店里顿时安静下来,纷纷看向门外。小春忙从后厨出来,笑着让大家吃菜,自己屏息,把脑袋探出门外。
“他不会有事的。”白尊饮尽茶水,提剑道:“宵禁而已。”
今日宵禁突然提早了不少,一小队官兵挨家挨户敲门道:“关门,关门,闭户三日!”
看来那位大人物已经进入了南京地界,不肯连夜入城,而是选择了在城外驻扎,天亮再行计议。
那白尊就在城里等着他。
“走吧。”他拉过锦幔的手,挑帘出门。外面空气清冷,微风柔和,锦幔跟着他漫无目的地踱步,地势越来越高,人烟越来越少,似是进了树林。
这一带树木茂盛,有竹子、松树、槐树和一小丛歪歪扭扭的迎春,已经开败了,蔫蔫地伏在地上。
锦幔踩到了迎春,有点站不稳,靠倒在他右侧的臂膀上。
白尊折断一小枝竹子,“咔嚓”,又对折了一次,丢下山坡。
锦幔喜欢他俊逸的侧脸,小心翼翼地贴近了些,发丝蹭着他的下颚。
这里地势颇高,远处的星星仿佛正在下沉,星河尽头,正是皇宫禁地。
才入夏,这里便听得到稀疏的蝉鸣。一个小丫头正拿着杆子,寻着这恼人的“滋滋”声,忽听王公公传报,忙放下杆子,跪地接驾。
一袭明黄色从她眼前扫过,跃上白玉台阶,跨过红色的木门槛。
“皇上。”赵妃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纱衣,盈盈拜倒,她已经准备就寝,摘了周身的珠翠,放松了云鬓,面如水玉,不施脂粉,失了艳压群芳的气场,多了几分南国女子的温婉。
不管怎样都好吧。
皇上一招手,王公公立刻吩咐人捧上七八匹新制的宫装,最前面一条坠了许多圆润的珍珠,闪烁着泪珠般的光芒。
赵妃眼波流动,柔声谢恩。
“你冷不冷?”
赵妃笑着摇头。
“嗯,你的朝阳宫原是湖泊填的,处处都比皇后那里潮一些。夏天也不能大意。”
王公公眼色极佳,命人退去,恭敬地关上了门。
“燕王就在城外。”少帝顿了顿,努力拿出些王者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