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分卷阅读31
    宰相的位子交给商铎来坐。所以想太后找个机会赏赐安抚一番朱家诰命们。

    听闻朱相国家的情况倒跟商家差不多,盛产男孩,到了第三代就剩了两个姑娘家。其中最小的女孩也才十岁,是朱夫人的心肝宝贝。

    如果将她也接进宫中教养,岂不是给了朱家体面?

    而且朱氏女入宫,开了官宦贵女的先河,那么林氏女自然也就不打眼了。

    “罢了,婵婵,姑姑再与皇上商量一番,说不得你那位林姐姐也能进宫陪你读书呢。”

    商婵婵点点头,却不再强求了。

    太后同意自然会护着林黛玉,太后若是勉强,非要林黛玉进宫,就得不偿失了。

    但只要这件事儿成了,就有好几桩好处。

    首先便是黛玉得了太后的教养,别说贾家人不敢再刻薄她,日后也绝无人敢以丧母长女少教这个理由,来挑剔她的婚事。

    其次便是只有常在宫中,她跟谢翎才能多几次见面的机会,交换一下情报和任务。

    再然后,商婵婵忍不住偷笑起来:她薛宝钗不是心心念念想进宫来当陪侍吗?如今可没有陪,只有侍可以当了。不知道她发现还要给黛玉行礼奉茶时,是什么表情呢。

    作者有话要说:  婵婵:没错,我就是这样小心眼!

    PS:收藏满666,前来迷信加更。祝每一个小可爱六六大顺,事事如意。

    PPS:敲碗求一下文收作收评论,爱你们!

    第19章 林公调任

    就在商婵婵抱着大花喂小鱼干的时候,保宁侯商铎和辅国大将军谢羽册正在御书房见驾。

    谢羽册正在禀明皇上承恩公府探查到的秦可卿之事。

    想到自己儿子能见微知著,从一点蛛丝马迹就发现宁国府的秘密,谢羽册还是很骄傲的。

    而保宁侯站在一旁认真听着,丝毫不知道这是来源于女儿的情报。

    “哦,原来是义忠的私生女。”皇上语气冷漠。

    废太子如今给了个义忠亲王的虚爵,只是被太上皇一道圣旨幽禁在府中,注定是非死不得出了。

    这还是太上皇对他格外容情了。当年他带着两个弟弟逼宫,那两位皇子可早就死透了,唯有他是太上皇长子,终归不同,留了一条性命。

    数年的腥风血雨过去,大浪淘沙,皇上这一代的七个兄弟,如今倒只有忠勇和忠顺两个亲王硕果仅存了。

    谢羽册谢大将军颌首:“微臣奉旨探查,便查到了宁国公府贾蓉之妻秦氏颇有蹊跷,悄悄着人拿了其养父秦业拷问了才知道,他家原是义忠亲王的亲兵出身,后来放了出去,得了个从七品官职。”

    “义忠亲王在外私纳烟花女子,自然不敢让太上皇得知,于是一直养在外头,后来义忠亲王事发,秦业便去带走了当年不足十岁的秦氏,养在家中,谎称是打小儿抱养来的。”

    保宁侯笑了笑总结道:“一个敢抱,一个更是敢娶。果然是胆大包天。”

    他在皇上面前一贯的有脸面,这种时候还敢轻松加愉快的开玩笑。

    皇上负手立于窗前,仍旧是不动声色:“朕知道了。”

    商谢二人向来熟知皇上心性,这就是将此事记下了,来日再发作的意思,于是也就不再提了。

    倒是皇上从案上拿起一本折子:“巡盐御史林如海突然给朕上了请安折子。这倒是有意思,他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又自诩清流,哪怕朕登基也未见他多热络,不过是循例上了个折子。如今倒是颇有效忠的意思。”

    商铎笑了笑:“臣知道原因。”

    说罢便将林黛玉受周静然侮辱之事一一道来,更将自己写信与林如海之事说的清清楚楚,毫不隐瞒。

    然后再交代一下自己的动机:“他女儿在臣家中受了委屈,臣不好不跟林大人通传一声。更听说那位林姑娘在外祖家也不太好过呢,便是念着同科之义臣也不好袖手旁观。”

    皇上将折子放回案上:“原来动了心思想回京效忠,是为了独女,倒不是为了忠君。”

    这话说的就重了,谢羽册略微低头,对皇上的心胸之狭窄有了一层更深刻的认识。有君父如此,皇后和大皇子日后,只怕还有的是风浪。

    商铎却不慌不忙笑道:“林大人跟臣是同科,陛下对他也不是没有了解。那端的是个恃才傲物的文人,偏偏还有管理盐政的真本事。这样的人,不用白不用。”

    “陛下说他不忠君,倒是冤枉了他,从前臣在江南,可见过不少皇子拉拢他,他一概没有情面可讲的。”

    皇上听到这儿脸色才缓和了些:他虽是天子,心眼可不大。林如海一开始不曾跟随奉承他,注定了不会成为他的心腹。但商铎说的没错,这样的人不会是任何人的心腹,他只是一个好官。

    眼前商铎和谢羽册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谢羽册在军中也罢了,商铎一个人在朝上却是分身乏术。

    皇上本想让他先做户部尚书,待明年请朱相国主动致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