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是专业的。
崔明琅在听过寡人所说后,就去部署了。
接下来的日子,寡人拖家带口待在军营里,时刻总闲不下来,总怕这军营里还有那位假皇帝的眼线,或是大梁的线人,给那梁军传递消息。
崔明琅报上去的军情也是虚虚实实,兵防布局同样如此,不知崔明琅做了什么,这样的部署叫人十分捉摸不透。
战争总归是打响了,在寡人的担忧疑心,还有对那位假皇帝以及对大梁的不耻、痛恨中,开始了。
第一仗,赢了。
第二仗,赢了。
第三仗,赢了。
……
寡人:……
这一战,大周简直如有神助,势不可挡,顺利的过分,顺利的让人怀疑。
崔明琅更是发现梁军每一战总会踢到那么一块两块的铁板,撞到兵力最完善兵防最厚实的地方,直接被打个屁滚尿流,没有还手的余地。
可也真的赢得确确实实,这可都是在一具具尸体数不清流不尽的鲜血还有无数杀孽下得来的战功,
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有的战争都是在生命的牺牲上堆砌,所有的荣辱胜负揉杂在鲜血白骨中,而崔明琅她一直是踏着这样一条路,一路走来,成为叫梁军闻风丧胆的将军。
崔家上下祖辈,将军世家,又有谁不是如此,一位将军的荣辱那可都是以命相博,杀出来,用人命堆砌来的。
梁军军心日益涣散,到后来已然溃不成军。
崔明琅领兵乘胜追击,自边关长驱直入,将大梁城池逐个击破,不过数日已大半城池沦陷。
梁被周所破,大局已定。
而寡人所疑心忧虑的那些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
就在这时朝堂上又传来消息——帝王要御驾亲征。
这消息更引得周军士气大涨,作战上愈发勇猛。
不过这御驾亲征的速度倒是慢了些,直到进攻大梁都城的这一日,皇帝方才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寡人:他肯定是要做坏事的!坏死了!
朝堂上那位:QAQ委屈巴巴,我不是,我没有,不要乱说!
☆、那人
大梁都城攻破的那一日,皇帝御驾亲征终于姗姗来迟,赶上周军的军队。
他不过远远在幕后说了寥寥数语,甚至连容貌也是看不清的,也未曾真的领兵上阵杀敌,却激得士气节节攀升,军心极稳,就在如此境况下,大梁的都城被攻破了。
寡人远远瞧着,心中冷笑,面都不敢露,这是也知道自己见不得人?
如今大梁败局已定,纵使他再想做些什么也翻不出风浪。
梁军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破城后,领军直逼皇宫,宫门前是这也曾盛极一时的大梁最后负隅顽抗的一支军队,大梁帝王连同大梁皇室之人站在宫门瞭望台上,俯视这停驻在宫门前的泱泱军队。
大梁要亡国了,而他成了亡国之君,帝王数十载,他从未想过大梁竟会毁在他的手中,可终究是他,是他没有守住他的国家……
梁帝垂首看着底下那最后一支曾是大梁最精锐的将士的军队,只剩他们还在抵抗了。
“投降吧!大梁的将士们,大局已定,你们也不必再做无畏的挣扎,白白枉送了性命。”这样招降的话,原本该由周军说出口,这时却是从梁帝的嘴中说出。
底下交战的梁军和周军,听到这话双方都是一愣,他们抬头向上看去,却看到大梁帝王从望台决然跳下,口中念念,那声音传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孤,与大梁同在——”
“砰!”一声,鲜血四溢。
周围的梁军看着地上的惨迹,横陈的尸体,流溢的血,双眼通红,目眦欲裂。
他们曾是大梁最精锐的将士,守家卫国,保护君主,赤胆忠心,忠诚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宁死不降!
在今日和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君主一起长眠。
梁帝死,梁军杀尽,宫门破。
皇宫早已人去楼空,宫女太监妃嫔,跑的跑散的散。
唯有金銮殿,皇座之上却还有一人固执坐在那里。
“殿下,老奴求求你,快走吧,只要你在,大梁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走吧,走吧……”
那是大梁的太子,他身边有一位老奴不停的在劝说,他却恍若未闻,“滚,都给我滚,本宫不走!”
他已然疯魔了,摇头晃脑,嘴中一遍一遍顾自呢喃,“不该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明明该是那大周国破,怎么会是大梁,怎么会……
“本宫要问个清楚明白,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他骗了本宫,他竟然骗了本宫?!”
“去死!去死!去死!本宫要他不得好死!”
老奴无可奈何,低叹一声,退到一边默默守着。
他这条老命,是梁帝昔年救下的,多活了这么多年,能给陛下还有太子做个陪葬,也算是不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