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和竹马王爷一起重生 > 分卷阅读32
    是摆设么?竟连小小贼寇都清不干净!”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躬躬身,继续奏道,“那流寇与一般贼人不同,似乎武力都颇为高强,雁州知府曾暗夜派人前去围剿,最终在那伙流寇的聚集地将其全部绞杀,而那些人身上……”

    老人家顿了顿,咽了口口水,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接下来的话。

    “周尚书不必顾虑,”皇帝发了话,“有话直说即可。”

    “是。”周尚书拱了拱手,道,“衙门的仵作给那伙流寇验查时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处刺青,通体灰青,状似蝎尾。”

    此言一出,满堂愕然。

    宁寒立在角落,眼皮微微动了动。

    “蝎尾?”

    皇帝微微蹙眉:“莫不是达尔干一族?”

    一语毕,底下更无一人敢接话。

    达尔干一族位于大魏朝的西北侧,是游牧民族,兵强马壮。

    其一族的图腾为黑蝎,每当男丁成年后,族中长老会在其皮肤上烙上蝎尾刺青,往年每逢秋冬便会攻打西北边陲一带的小城,抢夺粮食、布匹、女人,可谓是大魏的宿敌。

    先帝在时,曾御驾亲征,号召众将士攻打达尔干,耗时三月,直逼得达尔干一族远离西北边塞九百里,并签订降书,大魏大获全胜。

    此后几十年中,达尔干再未进犯过大魏,但相应的,魏朝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接下来的几年中不得不休养生息,因此,这回在西北发现的流寇,除却皇帝以外,再无任何人敢说和达尔干有关系。

    毕竟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

    “众位爱卿不必拘礼,想到什么便说。”皇帝揉了揉眉心,随手点了一个,“刘侍郎,你说说。”

    一个穿紫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战战兢兢出列,抖抖袖袍躬身道:“臣、臣以为,那流寇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实在是可恶,天理难容……”

    “嗯,说的对,朕也知道,”皇帝敲打着龙椅的扶手,透过冠帘顶住底下人的眼睛,道,“不过朕现在想知道,你觉得那些流寇到底为什么会有和达尔干族一样的刺青,嗯?”

    刘侍郎本来被点到就已经诚惶诚恐,此时又直接挑明了让他说对刺青的看法,更是吓得冷汗直冒,“我我我”了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

    “罢了,站回去吧。”

    皇帝长叹一声,随后又道:“惠王,说说你的见解。”

    宁宣闻言,出列,简谈了自己的看法,大致便是这伙人目前身份来历不明,不能仅凭一个蝎尾刺青便轻下定论,应在多加考量。

    听完皇帝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随后略过旁侧的宁骥,看向角落里的宁寒,道:“端王呢?”

    “回父皇,”宁寒出列,躬身微微颔首,随后站直身子,沉声道,“儿臣与四哥想法大致相同,此事不可不谨慎,因此,朝廷最好先派人前去探听虚实。”

    “哦?”皇帝淡淡道,“那你以为,谁去最合适?”

    “启禀父皇,”宁寒同样淡淡道,“儿臣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二十一章

    “嗯,”皇帝点点头,貌似疲惫地揉揉眉心,又是随手一指,“显王,你觉得你弟弟说的法子可行?”

    宁骥一愣,明显没有想到会被问这种问题,犹豫着开口:“回父皇,七弟所说更加稳妥,且利于稳住民心,儿臣以为……可行。”

    语毕,玉阶之上的人并未说话,大殿上一时间陷入寂静。

    宁骥喉头艰涩地动了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水——自从出了前些日子萧语的那件事,他在父皇这里就分外不受待见,母后更是直接被禁足一月,从那之后,他在朝堂上再没了之前的自在得意,每说一句话都要斟酌再三,如履薄冰。

    龙椅上的人似乎动了动,发冠上的珠帘碰撞,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

    “好。”皇帝上身微微前倾,珠帘后的目光如利剑般落在宁骥身上,“既如此,朕便派你去雁州一趟,说道体察民情,如何?”

    “父……父皇,”宁骥闻言,登时汗如雨下,掩在袖袍底下的手指止不住颤抖,颤声开口道,“儿臣近日……处理章州事务,如若此时换人,只怕……不太妥。”

    说完,他垂着头,不敢抬眼。

    他如今不得圣心,此时若是再被外派到这种偏远蛮荒之地,何时才能回来就不确定了,因此,即便是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他也得拒绝。

    只要还留在京城,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又是一阵难捱的沉默。

    “也好。”皇帝缓缓点头,随后长叹一口气道,“这流寇一事便全权交由端王处理,朕赐你十名暗卫,明日便启程。”

    说着看向宁寒,眼神中多了些柔和:“刚赐婚便给你安排这等差事,委屈你了。”

    “儿臣遵旨。”宁寒微微颔首,淡淡道。

    下朝。

    大臣们三两结伴同行,往宫门走去,大殿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