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侯门医妻 > 分卷阅读18
    子。

    如此乔装一番,林夕媛给自己打过劲儿,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了。

    林夕媛到了外城,一路大大方方地走街串巷,也没人觉得异样。只是像他这样年纪的铃医着实少见,路上之人大多是好奇地看看,有的比较自来熟的还会问问怎么这么小就干起了这个。

    京城街面上的人跟她之前遇到的又都不一样了,刘家村淳朴,洛临县衙谨慎,林府亲近,这里则是到处透着一股鲜活。

    “这么小就行医啊?家里人还真舍得!”

    “看你说的,要是能天天养尊处优,谁会干这个?”

    “那可不是,虽只又隔了一道内墙,咱们外面这些苦哈哈哪能比得起内城的大老爷。”

    “咱们这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吧您呐!”

    明明一开始还在说她,没几句话题就不知道扯哪去了。如果不是林夕媛还想着自己的活计,这种逗趣的闲聊她能站着听一天。

    当然她也只是想想而已,大半天下来所到之处听到的也就是些问候调侃,竟然没有一个人找她治病。

    林夕媛觉得有些耽搁时间,但也知道这事不能急,是以走得很慢,拿出经脉图,时不时地看几眼背诵着,右手则有节奏地摇铃。

    一天下来,无事发生,仅有的收获就是她背会了几条新的经络,外加摇酸了手。

    晚饭的时候林正堂看着她的样子,就知道不顺,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她自己坚持。

    林夕媛当然也明白,自己年纪小,又是头一天去,人家不信任是正常的,时间一长就好了。

    她想了想,央着林从焕给她写了个布旗子插在药箱上,这样可以少摇那么几下铃,看起来也更显眼一些。

    林从焕看着她:“想写点什么?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还是悬壶济世?”

    “好像都口气太大了吧……”林夕媛斟酌片刻,“就写妙手仁心吧。”

    得了自己的招牌布旗,林夕媛回到自己房里,又看了一会书,等到要睡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浑身酸疼,脚丫子也肿了。

    “小姐走了一天,泡泡脚吧。”半夏端了泡脚盆进来。

    “半夏你真是太了解我了。”林夕媛将脚伸进盆里,舒服地一声长叹。

    半夏此时已经和她熟了很多,知道洗脚洗脸穿衣这事用不着自己伺候,径自到一旁去挑了灯花:“小姐如此辛苦,这种小事奴婢当然不能再让您费心了。”

    半夏人很机灵,熟了以后性子也活泼,林夕媛挺喜欢她的:“是你心细。对了,嫂嫂那边的东西都照旧做吗?”

    “嗯,大少奶奶那里的豆浆没断过,其他东西奴婢也是经常做的,如今少奶奶已经走习惯了,不用说也每日按时锻炼的。”

    “那就好,我还等着抱小侄儿呢。”

    “小姐这样喜欢小孩子,以后嫁人了还不知要怎么宠呢。”

    这话林夕媛不想接,如今是男权社会,三妻四妾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嫁人?还不如自己过呢。

    不过好像老爹恐怕不会答应……算了,反正现在的自己还小,又有三年之约在身,应当还是能拖个一时半会儿的。

    林夕媛心中略为有谱,洗完脚一着床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上街,依旧是没有起色。林夕媛于是不再徒留于外城,转而到京郊附近的村子找活计。

    相比于外城来说,京郊的百姓就更是穷苦许多,她给人看诊只要一个铜钱,相当便宜。这么一天走下来,到了下午回去时还真接手了三个病人。

    其中一个是染了风寒不见好,另外两个是干活时有轻微扭伤,果然像林正堂之前所说的一样没什么重症,就跟现代普通病症人们能在社区诊所解决的话,没人高兴上大医院。

    这一良好的开端让林夕媛有了几分信心,并且也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

    每当她接到病人,先自主切脉断症,再用医疗芯片进行对比。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有拿不准和漏症的情况,渐渐的也是越来越周全了。

    除此之外,每天回去之后都会将经手的病人将脉案记录,翻阅书籍后再斟酌了方子经由林正堂阅览,林正堂悉心指导,并特地打了和太医院一样的铜人开始慢慢教她行针,如此多管齐下,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

    她要价不高,看得准,不到必要的时候也不给人家开大方子,捡着便宜好用的药他们自己去找,给患者又省了一笔费用,一来二去的,渐渐在这京郊有了些名气。

    因为她年纪小,大家看见她都喊“小林大夫”。入了冬月天寒,这头疼脑热是最常见的病,不怎么严重的开几粒成药,严重的她再给下方。

    “小林大夫,我家这小子怎么样了?”

    “不碍事,就是寻常风寒,小孩家拖不得,开几粒桑菊丸给他吃吃就好了。”

    这样的对话很是常见,但是回去之后她却要做大量的辅助工作。

    风寒主要分为两种症状,一为束表,二为袭肺,虽然说主要对症治疗就是要祛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