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一匣香 > 分卷阅读21
    ,把孩子抱在怀里,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脑勺、脸蛋、身体,见孩子没有大碍,抱紧了桂生恨恨地斥道,“仗了势的奴才!”

    她的眼神倔强地对上泼狠的丫头,丝毫没有推让的惧意。丫头作势要打她,围观的人低了眉互相咬了耳朵。有个粗矿汉子嚷了道:“我看了半天了!这是好人家出来的孩子!我们大家都认识她!可怜娘儿俩相依为命,犯了哪家王法?你们官家子又为何要为难她?”

    语毕又指了丫头道:“你也是与我们一样的人,又何必这样气势凌人!”

    那汉子长了一对剑眉,喷火的怒眼间生了几分侠心义胆,丫头见有人站出来帮鲁晓颦说话心怯了许多,悻悻带着来人走了。

    “多谢恩公!”鲁晓颦抱紧了孩子对汉子感激万分地弯身鞠了一躬。

    “莫要谢!”大汉额头上拧成一团死结的三道壑沟梳平了,他淳朴地笑着叮咛,“你和我家闺女差不多大,一人在外不容易!收拣东西带着孩子回家吧!这里地头蛇、为虎作伥的人很多,你要多加小心啊!”说完,大汉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晚上,鲁晓颦喂完孩子,哄他睡下后,拧亮了煤油灯,想到日间琐事有丝凄凉从嗓眼儿冒出,她一个孤儿寡母的,日后的困难只怕比今天更多。案前的灯火跳动了几下,从灯罩中撒下微光,她铺开信纸提笔给齐鬙殷书信一封:

    “鬙殷,别来无恙!

    桂生慢慢学会走路了,我昨日绣了一幅《冬雪晴梅》准备今日卖几个价钱。我望着绣图就好似那天下着鹅毛大雪的北京,你我携手在雪地漫步的情形。往事历历在目,那一袖盈香竟似梦非梦,似醒非醒。我在无锡一直等你不来!鬙殷,你在何处?

    妻晓颦

    民国十二年”

    鲁晓颦把信看了几遍,塞入信封,幽幽叹了一口气,她把信枕了枕头下,又陷入慢慢长夜的追思中……

    她不知道从何时起整夜地失眠,她写过许许多多的信却没有收到一封来自北京齐家人的回信。齐家为何不给她回信?是气恼她和齐鬙殷两人私奔,有辱门楣吗?又或者是信件没有寄到?鬙殷他……在北京吗?想到此处,她久久不能入睡,此时的鲁晓颦最惊恐地莫过于听到过于齐鬙殷的坏消息,她已无依无靠,亲人不在了,只有孩子和鬙殷是自己的依靠。

    鲁晓颦辗转难眠索性起床,以沈子藩的《梅雀图》为模本的绣作尚未绣完,原是需要刻丝才显得栩栩如生。她条件有限改用别的针法,苏绣有七大类四十余种,这七大类是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和辅助针法,她研究细揣学了大半。

    鲁晓颦掌了灯火,坐在绣架前,强撑精神拿了针线,绣图上几只雀儿或扑翅而来,或三三两两站立在梅花树上,像是飞出了画儿。

    见到梅花树,鲁晓颦想起广安门外黑瓦房旁的腊梅树。那日,齐鬙殷摘下几枝腊梅花让她抱在怀里踏着厚雪回屋,她的袖子被腊梅花熏香了,久久不散。她以为两人郎情妾意此后可以伉俪情笃,却怎知是最后一别。

    鲁晓颦自感罪孽深重,贪恋情痴却害苦了家人。曾经的不顾一切此时却为内心的纠结败下风。

    第十四章

    鲁晓颦几次写给齐府的信没有答复,她也给在北京的杨苏莉写了信,不多时,杨苏丽回了信,信中热情洋溢地问她可好?住在无锡哪里?也委婉地对鲁家灭门表达了悲恸,独独没有提起齐鬙殷。

    鲁晓颦接到杨苏莉的信已是入初秋的事,她撑着油纸伞,一只手抱住桂生,身上穿着的松花色豌豆点的旗袍淹没在雨色中,袅袅娜娜地踏过青石板走过两屋相抵的深巷。巷子里拔高的小阁楼上黑色的瓦片、霜色的墙面萦绕出的江南小调,越发烘托出鲁晓颦身上的温婉气质。虽然夏季发生了那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她依然在早上笼鸡初鸣时起床洒水、打扫了屋子、照常绣花织布或收了鸡蛋,拿去集市卖。如今她又多了些事情,在附近的教堂做护工。鲁晓颦觉得只要自己手脚在动,自己就还是活着的。

    她到了家门前,打开门口的信箱,里面正躺了一封信,是故友杨苏莉的回信。沦落他乡孤苦伶仃时突然收到故人的信件,鲁晓颦心里欢喜得要紧,她手里拿了杨苏莉写给自己的信件进到屋里。展开信信中却没有写鬙殷的下落,鲁晓颦虽然失望却也一一回复了杨苏莉,写完信鲁晓颦思忖杨苏莉也不知晓齐鬙殷的下落,他去了哪里呢?鲁晓颦有种信念,她坚信他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无论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鲁晓颦写完信,屋外的桂花又开了,她站在屋子外手里拿着信件又看了一遍,屋檐仿佛离了院落很低。

    她不知道的是那天齐鬙殷从火车上被挤下了车,他推着人群追赶着前方,车轮已经由缓而急地跑动,齐鬙殷几次要爬上车,人潮一浪推着一浪,几次都未能如愿。此刻张笃承听说未婚妻与人私奔,异常恼恨,带了士兵过来要捉齐鬙殷和鲁晓颦,一位扛了枪不过十八/九岁的士兵一个个揪了人的领子检查上车的旅客。

    “不许动!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