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停下来,看到小太监直奔敬事房,求见顾问行。没过多大会儿,顾问行走出来。康熙一看是往东暖阁方向来,下意识想,朕得立刻回去。只感觉眼前一花,到了东暖阁。

    啊!

    刘彻惊呼一声,睁开眼,怒道:“玄烨!”

    “对不起,朕不是有意的。”康熙连忙从他腿上爬起来,“有人找你,朕急着告诉你,没成想直接飞进来,还落到你身上。”

    刘彻一听事出有因,皱了皱眉,瞪他一眼,也没再说什么。坐起来揉揉腿,就问:“谁?”

    “皇上,顾问行求见。”

    梁九功的声音传进来,刘彻连忙看向康熙。

    康熙:“敬事房总管。梁九功是乾清宫总管。顾问行管着后宫的事。”

    “宣!”刘彻穿着靴子,披上袍子坐好。顾问行推门进来。刘彻直接问:“何事?”

    顾问行行了礼,躬身道:“启禀皇上,惠妃令人送来出宫宫女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什么意思?”刘彻在心里问。

    康熙解释道:“你们那时候的宫女都是老死在宫中,朕这边的宫女年满二十五岁就便可自请出宫。”

    “为何放出去?”刘彻不懂。

    康熙:“先别管这些。让顾问行把名单递上来,问他还有什么事。”

    刘彻以为三言两语说不清,就按照他说的做。顾问行接道:“过几日小选,惠妃娘娘还令奴才问皇上,乾清宫要不要添人。”

    “名单上有没有乾清宫的人?”康熙问。

    顾问行听到刘彻的问话,“奴才没看。”

    “你先下去,朕看看,回头让魏珠给你送过去。”魏珠是今儿当值的小太监,顾问行认识他。听到康熙说完,打个千就退出去。

    刘彻冲梁九功抬抬手,梁九功立刻把门关上。刘彻抬手想把奏章递给康熙,意识到他碰不到,就打开让他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名字,“这么多?”

    “正常。”康熙道,“每过五六年就要放出去一批。”

    刘彻:“为何?”

    “放她们出宫嫁人。”康熙道。

    刘彻顺嘴问:“太监呢?”

    “他们不。他们本身是家里穷的吃不上才进宫为奴,出去了被人瞧不起,不善经营的没过几年就会沦为乞丐。”康熙不由自主地想到刘彻说他“吃糠喝稀”,“朕真希望,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刘彻接道:“心存天下的皇帝都希望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可那种情况,根本不可能。”说着,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说那些,说说这个吧。”

    康熙仔细浏览一遍,“没问题。乾清宫就不加人了。你我现在这个样子,人越少越好。就怕你习惯了人服侍,突然少几个不习惯。”

    “我没那么尊贵。”刘彻道,“我以前还是太子的时候,经常只带两个奴婢就出去了。说起出去,何时带我出去看看?”

    康熙看向他:“好奇?”

    “当然。一千八百年啊。”刘彻感慨道。

    康熙想一下,“太子大婚后吧。”

    “说起太子,你给他的奏章该批好了吧。”刘彻道。

    康熙想想:“应该。”

    “你要不要去看看?”刘彻道。

    康熙不解:“看他批奏章?”

    “对!正好可以借此看看太子私下里什么样。”刘彻道,“如果他对你万分信任,也没有一丝逼宫之心,你以后只要盯着你大儿子,时不时敲打他一下就行了。”

    康熙猛然想到一段往事,那是二十九年的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他病了,太子胤礽到行宫看到他,没有一丝忧愁,康熙当时很是寒心,就让太子回京了。

    战事繁忙,他身心疲惫,后来回到京城,太子见到他十分高兴,康熙就没跟他计较。久而久之,就把这事给忘了。

    康熙听刘彻说完,心中生出一丝担忧,“万一那孩子有那个心?”

    第10章 吓唬太子

    刘彻接道:“你既当爹又当娘的把太子拉扯大,他还如此不孝,就查查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撺掇他欺君罔上。没人怂恿,你就做两手准备。但我认为不会,太子今日很关心你。”

    康熙想到早上的事,心中那丝怀疑瞬间消失,“你喊魏珠进来,朕出去。”

    刘彻点点头。魏珠把奏表给顾问行送过去,康熙飘到东宫前殿惇本殿东暖阁。此地是太子处理政务的地方。

    康熙到门口听到里面有人说话,很是好奇:“索额图来了?”进去一看不是,不禁纳闷,此人是谁?

    “花喇,拿的什么?”太子看着花喇手里的东西问道。

    康熙下意识往四周看看,屋里只有两人,其中一个是太子,便知道花喇就是背对着他的那个人,紧接着就看到花喇像献宝一样递给太子一本书,“爷,这可是好东西。”

    “名家字帖?”康熙心下好奇,走过去一看,身体踉跄了一下,伸手就抓,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