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又咽了下去。毕竟石竹是有品级的女官,不容她置喙。
“这方子倒是对路,”石竹笑了起来,“只是这凉药方子开得对路,怕不是哪个青楼出来的吧。”
“你说什么呢!”如意回头看了一眼,虚指了一下书房的窗户“那位姑娘可听得真真儿的。”
“那又如何?自己做下的事情,还怕人说不成?”
“别说了。”如意走过去,拽着石竹就往外面走,“那位不缺银子,字迹又写得俊雅,还不定什么来路呢!”
石竹这下笑得更欢了。
“你不说还好,这一说,更对得上了。青楼的姑娘,可不各个都这样。”
付薇在屋里,纤手攥紧了书卷。有品级的女官,都是小吏家出身。虽不比高门大户,但是比寻常百姓要好。况且以她对吕贵妃的了解,这石竹,应该是吕贵妃留给郑烨的。对她这般敌意,也是正常。只不过到底稚嫩了一些,日后是要吃大亏的。
如意从前院回来,见付薇还在书房看书,就默默地捧了茶进来,放在高几上。自己则退身立在门口。
锦绣坊,陈姨娘陈美正在后院整理最近的绣品,就见小伙计来请。
“陈妈妈,三殿下府中来人,说是有事相求。”
陈姨娘知道郑烨一直照顾着锦绣坊的生意,但是遣人来寻自己还是头一遭。她理了理头发,吩咐小丫鬟继续收拾,自己则跟着活计往前院去。
府中管事见陈姨娘来了,笑着行了个礼,慌得陈姨娘赶忙避开。
“这可使不得,”她说道,“不知白管事今日过来,是有何事?”
白管事一笑,说:“三殿下想请陈妈妈去府中绣个屏风。这不快到中秋节了吗,三殿下总觉得中秋礼单薄,想请陈妈妈绣个双面屏风。”
陈姨娘犹豫了一下。这些日子她一直与付薇联系不上,很是焦急,并不想离开铺子。可是她转念一想,去了三殿下府中,兴许能三殿下提上一提。
“好。”
锦绣坊虽有掌柜的,但是大家都知道陈姨娘是付薇的人,是以陈姨娘应了,掌柜的也不觉得不妥。
陈姨娘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挎着一个小包袱就跟白管事上了马车。马车碌碌驶过街道,很快就到了。陈姨娘从西北角门进去,发现白管事领着她往北边走,不由得停了脚步。
“白管事,咱们这是往哪儿走?”
白管事一笑,说:“陈妈妈跟着小的走就对了。”
陈姨娘一路有些忐忑,到了正院,就见白管事停了下来,吩咐守在门口的小宫女。
“你去找如意姑娘,就说人到了。”
小宫女应了一声,就进了院子。
守在正屋门口的宫女正在犯瞌睡,见小宫女进来,这才强起精神。
“姐姐,还请通报如意姐姐,白管事说人到了。”
付薇在窗前听得真切,抬眼看了一眼如意,说:“你直接请进来就是了。”
如意瞪大了眼睛,应了之后就走了。看来刚才她与石竹的对话,这位听得清清楚楚。
陈姨娘在门口只觉得一阵心慌,只是这是三殿下府中,容不得她多问。只得跟着如意进了正屋。绕进书房,她见付薇坐在窗前笑盈盈地望着她。心下一阵激动,手中的包袱就落到地上。
“去把包袱送到厢房,”付薇叮嘱道,“再找几个人收拾出来。”
付薇说罢,起身拉过陈姨娘的手,领着她坐到自己身旁。
“姑娘怎么会在这里?”陈姨娘压低了声音问道。
付薇递了杯茶与陈姨娘,轻声把自己这些日子的遭遇说给她听。
她的声音柔柔的,可是听在陈姨娘的耳朵里,件件事情都让人心惊。半晌,她拍拍付薇的手。
“姑娘受苦了。”
付薇瞧着陈姨娘,抬手拭去她眼角的泪水。
“我都已经在这里了,姨娘还有什么好哭的。”
“姑娘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跟了三殿下?”陈姨娘声音低低的,“总要有个名分吧。”
“名分?”付薇摇摇头,“要名分不如要权势,那张氏如此作践我们兄妹二人,岂是轻易就能了结的。”
“可是付大人到底还是姑娘的父亲,”陈姨娘说道,“康朝立朝以来,就以孝道治天下。”
“这样的父亲,没有也罢,”付薇有些激动,“所以我才要权势,阴谋不如阳谋,光明正大地参他,谁能说我什么?”
陈姨娘知道付薇自来有主意,她决定的事情旁人劝不动,也只好拍拍她的手。
“姑娘既然想好了,就放手去做吧。”
郑烨今日上朝,因为湖州事情处理得好,得了皇帝不少夸赞,中午留饭甘露殿。下午,他回来的时候,正好碰见采买回来的小厮。
“这是什么?”郑烨问道。
小厮平日在前院听使唤,难得见到郑烨,见他一问,紧张得声音都在颤抖。
“回,回三殿下,是如意姑娘让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