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穿越之爱上忠犬暗卫 > 分卷阅读12
    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这首诗形象的说明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写照,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事都会发生,只是为政着的处理不同罢了。现代社会为政着千方百计的减少百姓的赋税,使得老有所依,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实现家家有住房,百姓当家做主的小康水平,虽然不尽人意但也算过得去。

    而古代的为政着大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实行的是家天下的传位体制,自身本来就凌驾于一定的法律之上,只有巩固好自己的统治才能有机会来解决大部分百姓所面临的问题,尽管为政着为百姓着想,但是下层官员未必会这样做。

    不管是古代现代,一些官员做官的初心都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努力学习,他们所想的可能并不是报效国家,为人民当家做主,做人民的公仆。而且从自身利益出发,想着怎样才能从当官的职权中获取利益,这本身已经背离了做官的初衷。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茶小新握紧的手又松开了,无力的闭上眼睛,这样的事情她见得多而每次是说无能为力。想这么多也没有用,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茶小新数着来到异世的日子自己第三天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茶小新把剩下的银子包好,她很庆幸来这里这么久居然没有遇到过什么坏的事情。看来运气不错。要是一切都能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向走,那就完美了。茶小新对着铜镜抹了抹脸,扑倒床上,等着明天陈二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早陈二就敲响了茶小新的门,茶小新打开门领着陈二坐在屋子中央的桌子边上,陈二还没说话就拿起桌上的茶水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陈二是个办事效率极快的人,对着茶小新说到:“姑娘您也真是运气好,在阳城东面有一栋宅子,方员外只有一个女儿,女婿在皇城做官,这不回来打算把岳父岳母接到皇城去享清福,这宅子的主人本来不打算去,觉得这么大的宅子不住可惜,这女婿出了个注意说干脆卖了,这不急着脱手呢,宅子的主人自己离开了,就剩下一个管家打理余下的事情。宅子的位置不错,在街面上,宅子的主人要价八十两,一个客厅,一个马厩,一个厨房,外加六个卧房。姑娘您要觉得行我就向掌柜的告个假带您去看看。”

    茶小新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这价钱高出她的预算不少。都快把她的家底给掏空了,这以后喝西北风啊,不过茶小新还是打算和陈二去看看。

    茶小新和陈二到阳城东面宅子的时候,茶小新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宅子临街,门前人流涌动,与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门前五六米处是一条绕阳城的一条河,河两岸的垂柳正舒展身姿在风的抚摸下唰唰作响,偶尔有几根柳枝垂进河里,顺流而下与河水相映成趣,宅子的两旁都是做生意的商家,路上的行人锦衣华贵,贵妇人那不经意间甩动的衣袖落地生香,宅子的门口紧紧的关闭着,与当前的热闹景象显得格格不入。只有门头那写着方宅的几个大字显得耀眼。

    茶小新敲了敲大门,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打开门,把茶小新和陈二迎了进去,老头也不拐弯抹角对着茶小新说:“屋子您也都看见了,屋子里的东西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一些实在没人要的,您要是喜欢就留着用,要是不喜欢扔了也行,这价格想必您已经知道了。”

    茶小新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就看向老头开口到:“老管家房子我是诚心要的,只是您这价格能不能少点,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老管家答到:“这地方八十两银子都是少的了,这样的地方您可以做点啥生意都行,都是稳赚不赔的。”

    茶小新见老管家没有松口的意思,起身向老管家告辞,老管家连忙说到:“少也不是不能少,只是你得全款一下子付清我才好向我家老爷交代。”

    最后茶小新和老管家才把价格定在七十两,双方各自签订好契约,茶小新把七十两银子递给老管家,老管家接过银子用牙齿咬了咬又重新装好银子。老管家把钥匙交给茶小新后就匆匆离开了。

    陈二也向茶小新告辞说得回客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