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寸碧遥岑 > 分卷阅读30
    着霍遥。

    他们俩跟杨老师没什么感情,但初中三年,最关心霍遥的就是她。

    她甚至公开在班上讲过,霍遥像她儿子年轻时,可惜他没霍遥聪明,误入了歧途。

    杨老师给霍齐远做了无数工作,可惜他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霍遥开口,嗓子已哑,像缺水,“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两天。知道你也没跟初中同学有联系,我们俩商量了下,特地来告诉你。周五开追悼会。”

    霍遥低下头,双手狠狠抹了把脸,皮肤都搓得发疼,像要搓掉一层皮。

    他们这两个老朋友知道,这是他在心情极度烦闷时,会做的动作。

    他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良久,才听他说:“……知道了。”

    人生有很多条路,在不同的路,你会和不同的人一起走。

    那三年,是杨老师陪他走过的。

    初中毕业,走到一个分岔路,两人就此分散。

    霍遥那时并不伤感,少年人对分离的感觉最弱,他们眼光是向上向前的,未来还有无限见面的可能性,不拘于时。

    反倒是杨老师,一个看惯大起大落,经历生离死别的人,最舍不得他。

    这个故人,真的是已故之人了。

    【15】恩情

    第四章莫道桑榆晚(3)

    历史老师喜欢搞随堂小测,发完练习,人就坐在讲台上,一双眼睛盯着下面。

    测试卷发到霍遥桌上,岑碧偷偷扯过来,打算帮霍遥蒙混过关。

    不过就二十道选择题,很容易应付。

    霍遥却回来了。

    他站在前门口,敲了敲门,喊声“报告”。

    历史老师是很和蔼一老头,摆摆手:“进去吧,下次不要迟到了。”

    岑碧刚帮他写上名字,见他回来,又将试卷推回去。

    霍遥坐下时,瞥到那两个字。

    她刻意模仿他的字,形像神不像,但足以乱真,反正老师也不熟。

    岑碧瞄他两眼,觉得他神情有些沉郁。他平日表情淡淡,很少有人惹他情绪波动过大。

    就出去一趟,怎么回来就这样了?

    岑碧轻声问:“心情不好?”

    霍遥“嗯”了声。

    “怎么了?”她想逗逗他,“被朱老师抓到翘课了?”

    霍遥摇头。

    好吧,她还是不擅长这个。

    像整个人蒙上一层看不见的霾,周身气压很低。

    岑碧垂下手,握住他的,摇了摇,软软地问:“有什么事,跟我说说好不好?”

    如果是之前,单纯的同桌关系,她兴许不会这么问。

    既不符合她的性格,也未必能得到答案。

    有一种人,身体内部有一种自我消化机制,会自动化解烦闷,不会说出来,反而更好。

    霍遥就是。

    但岑碧现在不可能坐视不管。

    霍遥不是觉得说不得,只是现在上课,怕影响她。

    但既然她问了,他就没什么可隐瞒的:“我初中班主任,前两天去世了……”

    说着说着,嗓子忽然有些干,像被火灼过,还是继续说了下去:“如果没有她,我大概现在在哪个犄角旮旯里打工,要么在五金店,大概不会来上学了。”

    “她对我而言,不仅是老师,更像是母亲。”

    从很小起,老师就在不断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偏远农村小孩也知道,要通过读书走去外面。

    可霍遥不一样。

    霍齐远只会说:“老子花那么多钱供你读书,到最后,你就跑到外头去,还不如你就跟老子开店赚钱。”

    霍遥隐约察觉到,霍齐远也没安全感。

    他的安全感,来源于对生活和对霍遥的掌握。

    然而生活不遂他的意,尚弱小的霍遥也萌生出脱离他的想法。

    于是霍齐远怒了。

    一个软弱无能的男人,愤怒起来,只懂对家里唯一的亲人发泄。

    霍遥长期被父亲这样对待,灌输这样的思想,早已不对考名校抱有希望。

    是杨老师,点燃他最后一缕希望。

    霍遥是聪明,但不是天才。

    最后那几个月,他没日没夜地学。南凝琦和贾言知道他努力,却不知道到何程度。

    他从倒数冲到全市第一,经历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对得起杨老师对他的期望,也对得起自己。

    成绩出来那一天,全市排名也跟着出来,杨老师很高兴。

    她从教近二十年,还是第一次带出中考状元。

    她请霍遥和他两个挚友一起吃饭,四个人,点了六七个菜,再加一碟花生和凉拌木耳。

    杨老师指着一箱子未开的啤酒,还未喝,已有醉的姿态:“今儿个高兴,老师准你们破戒,随便喝,喝倒了,老师亲自送你们回家。”

    霍遥被她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