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听见时光花开的声音 > 分卷阅读27
    着站在外面的男子,不高也不瘦,模样算不上帅,却是极为温和地长相。她笑中带泪:“谢谢。他脾气很好,待人也很好。”

    “我脾气也很好,待你也很好。”

    “可我想要安定,而不是一味的居无定所。我不想再被房东催租,不想再一遍又一遍的在这座城市穿梭。”

    她将目光收回,看着萧何:“萧何,我累了。我不想什么豪宅,也不想要荣华富贵。我仅仅只想在这座我漂泊了七年的城市,有个容身之所。每个季末,我不用担心会接到房东打来的电话,我不想跟人共用厨房,卫生间。”

    “会有的。我都能给你的。”

    “多久?五年?十年?萧何,放过我吧。”

    萧萧何拥着她的双手,慢慢放开。

    一秒一秒;

    一寸一寸;

    那是情感的放逐,他放逐余雅,也在放逐自己。

    终于,他的手脱离余雅,看着她一步步走向外面的男子。

    线断了。

    风筝飞走了。

    他依靠在楼梯的栏杆上,哭的像个孩子。

    没有恨,也无怨,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凄凉。

    第22章 温馨,是江南的烟雨梦

    林徽因有诗曾言: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他的人间四月天被抹了一把黑,就连投下的光影都是漫无边际的空。

    霓裳的身影在萧何的眼中慢慢走远,淡化,变成了一颗若隐若现的圆点。

    突然,他出声吼道:“霓裳。”

    霓裳停下脚步,转身回头,看着萧何。

    灯光昏暗,凸现了霓裳眼中的星光。

    他想,她一定很喜欢他。不然为何,就连想念都能钻进了日月星辰的光芒。

    萧何抬脚走过去,问了一句自己事后想起觉得无比愚蠢的问题:“他能为你买房吗?能给你一个家吗?”

    房屋是冰冷的字眼,是钢筋水泥的组合体。可若是融进了欢笑,融进了烟火。它就可以更名换姓,可唤为家。

    如果非要从汉字当中挑选出最温馨的字眼,萧何一定会脱口而出:家。

    家是尘世的一间永不倒塌的避风港,是容纳一颗颗漂泊心的寄居所。它不需要多么豪华,多么宽敞,只需要足够牢固与温暖。

    霓裳看着他,笑容清扬:“我为什么要他为我买房?”

    萧何言语沧桑:“或许是因为大家觉得,有房才有家吧。”

    霓裳摇摇头:“我不需要他为我买房,因为我自己有。”

    “如果你也没有呢?”

    霓裳言语透着几分玩笑,几分认真:“那我就跟他找个没人的地方,盖上一间茅草房,他吹埙来,我跳舞。”

    萧何醉了,他今晚不曾喝酒,却似酩酊大醉之感。他神情恍惚,似乎周围的一切都在迷离之中换了色彩。

    那是霓裳的笑容。

    萧何有段时间,很喜欢看汪曾祺的散文,那里面透着生活的清欢,柴米油盐酱醋茶,每道菜,每座桥,每段路,都能在他的笔下焕发着他人不曾发觉的清辉。

    亦如臭味熏天的臭豆腐,都能在他的笔下散发出一股莫名的幽香,那是食欲的撩拨,也是情怀的沉沦。

    霓裳转身往家走去,脚步轻快,一抬一落之间,是对纪如歌思念的默写。

    萧何悄然转身,将光落在了身后,一路照着霓裳回家的路。他仍旧拎取着生活中的那道黑,一往向前。

    ……

    纪如歌每到一座城市,不爱逛游乐园,也不爱逛商场,更不爱那些在被旅行社过高哄抬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

    他爱逛菜市场,爱那里人们的朴实,爱那里穿插着的百态人生。每张笑颜,都是一场悲欢的呈现,能在寂寂无声之间,激出了想要摘抄陌生的故事人生的欲望。

    梧桐雨离菜市场不算远,但也不近。纪如歌这天起的很早,七点不到便出门了。他将车停在路边,带着欢喜走进人声喧嚣的菜市场。

    很大,很热闹,讨价还价之声,东家西家长短的交谈声,落在纪如歌的眼中,就似一汪清冽的泉水,在深秋之际,被落叶所覆,点缀出了一盏盏格外的悠然。

    纪如歌挑选着食材,熟练老道,眉宇间的清新是与菜市场南辕北辙的出尘气质。

    他,识五谷日常,贪恋人间烟火,懂得在双手之间,编制生活曼妙。

    纪如歌买了上好的牛肉,再买了一些还在活蹦乱跳的虾,最后买了一些素菜,买了一些葱与混沌皮。他看着手中的食材,是霓裳大快朵颐的模样。

    回到梧桐雨,已是将近八点的时间,他打理着食材,每个动作都是手到擒来,不管是剁馅,还是调料,都是得心应手的迅捷。

    纪如歌包好馄饨,先给霓裳去了电话,询问了她到梧桐雨的时间,盘算着何时烧水,何时下锅。待霓裳到之时,馄饨不宜太烫,上面是淡淡地热气,那是生活中那抹淡淡地暖。不似正午十分的强烈,也不似夜间的凉,这是走在晨间与傍晚的恰到好处。

    “还有十分钟。”霓裳带着蓝牙耳机,右转进了小巷。

    “吃什么馅?牛肉还是鲜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