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掌中娇兰 > 分卷阅读22
    掏出一个小小的宝蓝色布包递到她跟前。

    “打开看看。”

    纪兰漪眨了眨眼睛,“这是?”

    纪天翊不说话,只把布包又往前送了送,点点下巴。

    他神神秘秘的模样难得勾起了纪兰漪的好奇心。

    抬手接过布包,轻轻地揭开,看到布包里裹着的物件后,纪兰漪的水眸微微一亮。

    那是一枚圆圆的玉佩,上面雕刻有精细的纹络,玉质温润,乳白色的玉佩周身泛着淡淡的莹泽,在宝蓝色的锦缎映衬下显得愈发夺目。

    纪兰漪几乎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枚玉佩,伸手拈起玉佩,看向纪天翊,眉眼弯弯地道:“这可是个稀奇物儿。”瞧着喜人,握在手里却似有一股暖流于指间手心滑过,却是难得一见的暖玉。“哥哥是从哪儿寻来的?”

    纪天翊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块玉本来就该是你的。”

    闻言,纪兰漪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杏眼圆圆的,讶然道:“我的?”

    细细地思量了一回,纪兰漪确认自己对这枚玉佩没有半点儿印象。

    看出她的疑惑,纪天翊也不卖关子,只慢慢地与她说:“这玉佩原是娘亲留给你的。”

    当年何云轻重病,缠绵病榻数月有余,弥留之际只把一双儿女留在跟前,从枕下取出玉佩戴在了女儿兰漪的脖颈上,又强撑着一口气殷殷叮咛,把玉佩的来历说给了纪天翊听。何云轻去后,谢氏进门之前,年幼的纪兰漪被纪年尧放在柳姨娘跟前照顾,在此期间,柳姨娘没少挪了纪兰漪的份例给自己的女儿,后来竟慢慢地把主意打到了那枚玉佩上头。

    纪天翊无意间撞破后,索性便将玉佩从妹妹那儿取走,用一块锦缎包裹着贴身保管。直到此番凯旋,看着妹妹澄澈清明的目光,他知道,该是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得知玉佩时亲娘的遗物,纪兰漪托着玉佩的手微微颤抖。

    对何云轻,她确是半点儿印象也无,可听着纪天翊提及,心里还是止不住地生出孺慕之意来。

    轻轻地摩挲着玉佩,她问:“娘亲不是说,这玉佩还有些故事么?”

    纪天翊颔首,话至嘴边却有些犹豫,半晌才面色古怪地道:“祖母该和你提过,咱们娘亲未出阁时有一位义结金兰的手帕交。”

    “嗯,据说是晋陵傅家庄的家主前夫人……”纪兰漪蓦然抬头看向纪天翊,“玉佩莫不是那位林姨所赠?”

    “正是,不过却不是赠礼,而是交换的信物。”纪天翊道。

    “信物……”纪兰漪低声呢喃了句,忽的想到那日松鹤堂前杏儿的那句大喜,杏眼不由瞪得圆了些,“这信物……”

    “记住乖乖拒婚。”

    那道低沉的声音再次在回忆里响起,从前觉得没头没脑没根据的一句话似乎一下子就说得通了。

    原来那人的确不是信口雌黄,原来杏儿那日也不是说错了话。傅家内眷当日登门并非是简单的提亲,而是以履行婚约的由头来的,所谓婚约的一方是她,那另一方呢,是傅家的那位三公子?那出现在归元寺的男人又是谁,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疑问接踵而来,纪兰漪只觉得一团乱麻缠在心头,不禁问道:“这信物莫不是用来定亲的?”

    纪天翊没料到她一下子就猜到了点子上,面上划过一丝惊讶,旋即恢复镇定,道:“的确,虽有些曲折,但的的确确是你与傅家二公子傅景时定亲的凭据。”

    傅家二公子?

    纪兰漪蹙了下眉,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把玉佩重新包回宝蓝色的锦缎里。

    将布包塞回到纪天翊的手里,纪兰漪道:“我不要这个,哥哥回头想法子送还给傅家罢。”

    “这是为何?”

    纪兰漪扭头看了眼外面的夜色与星点灯火,弯唇道:“这事儿说起来又是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纪兰漪侧头,答非所问:“哥哥知不知道,大姐姐不久前刚定了门亲事?”

    “……”

    —

    天晴雪霁,春风渐归,一片爆竹声中,京都家家户户门前的桃符都焕然一新,年味儿也随之慢慢地弥散开。

    从前,因着纪年尧脸肃脾气硬,逢年过节往相府走动的人不过三三两两;而今岁,纪天翊凯旋,年纪轻轻就得了圣人的器重与恩宠,正当炙手可热,因此,即便有纪年尧杵在那儿,想到相府大公子、威名赫赫的纪将军跟前来混个脸熟的人也不在少数。

    左右,相府的门庭是格外热闹。

    纪天翊每日迎来送往,深觉在京中应酬要比边关迎敌还难上许多,一次两次之后,不堪其扰,竟是在年节里就躲出府去,行踪不定。

    可他不见了,那些企图攀结交情的人并没有消停下来。

    年逾弱冠,尚未定亲,不少人便把目光放到了纪家女眷身上,想着从后院探听些消息,也盘算着让家中夫人携了适龄的女儿到纪家走动,只盼望着能教纪老太太或是谢氏看中,结个秦晋之好。

    “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