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欢心顾武 > 分卷阅读24
    一路上殿下虽走的不快,但却不进任何店铺,最多只路过时看两眼,毫不停留。这都横贯西市了,也不知殿下想去哪。

    “小姐,前面就是金光门了,要出城吗?”主仆二人微服出行,青杏不便唤孟琼欢“殿下”。

    金光门是阳城的西门,与西市隔了一个坊,穿过西市的漕渠就是从这里流入阳城的。

    孟琼欢站在金光门前,仰头看着这座巍巍城门。在阳城生活了十几年,常常看见、经过,但如今在自己即将离开时才发现,故土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别具意义。

    “喂,你们怎么……殿下?微臣金吾卫将军毕方贺见过长公主殿下。”一个青年将军见两人在城门口站着半天不走,便下来问问,见随行侍女拿出长公主令牌,连忙见礼。

    毕方贺是平阳侯府的子弟,而平阳侯府与英国公府是世交,幼时与长乐长公主也算玩伴,孟琼欢就不跟他绕弯子了,直接道:“将军今日巡城可忙碌?方不方便让本宫上城头上看看?”

    “是,殿下请随臣来。”虽然有些诧异孟琼欢的要求,但毕方贺没有拒绝。他从李陵那听说过长公主的事,她是自请出嫁的,他隐约能猜到殿下的想法,正好,有个人他想殿下应该愿意见见。

    孟琼欢随毕方贺来到了城门上,她叫毕将军自去忙碌不必管她,毕方贺应声告退。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孟琼欢掀开帷帽的素纱,俯瞰阳城,水渠纵横,道路交错,各坊如棋盘般整齐排列,一栋栋民居林立,行人在街道小巷间穿梭,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闲安逸,还有小贩叫卖的声音似乎能传到耳边……

    “殿下……”不是毕方贺,是一个颇显老迈的声音。

    孟琼欢疑惑的转过头,来人是一个金吾卫老兵,看起来有五十岁上下,布满细纹的脸上表情局促,很陌生的一张脸,她没有见过。“你是……?”

    “殿下……殿下的眉毛和嘴很像先安王殿下啊……”老兵颤声说道。

    孟琼欢没想到听到的会是这样一句话,“你……见过我父王?”

    “草民戚满,安王殿下任金吾卫大将军的时候草民有幸同殿下说过几句话。”

    孟琼欢抬首与不远处的毕方贺视线相交,对方微点了点头,就转身继续巡防了。

    原来是毕将军特意带来的,“你今日可当值?”

    “今日轮休,是毕将军唤草民来的。草民家住得近,这才来的快。”

    “若无事,请您同我说说我父王的事吧。”孟琼欢接受了毕方贺的好意,偏过头又看了看脚下的城市,“父王薨逝的时候我还小,很多事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戚满抬眼看了一眼孟琼欢又迅速低头,“安王殿下也喜欢这样站在城门上俯瞰阳城。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安王殿下初入朝堂,正是意气风发。草民刚过二十,入伍不久,也是第一次见到天潢贵胄,就问殿下在看什么,”提起往事,戚满紧张感缓解了些,说话也顺畅了很多“殿下可能也没想到会有人搭话,不过他却还是回答了……殿下说‘我在看阳城,看大昭,看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你看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将北狄人赶回草原去。’‘我泱泱大国,岂是那些蛮夷之辈可觊觎的’‘犯我大昭者,虽远必诛!’”

    “父王常同你说话吗?”这些可不像是初次交谈的两个人会讨论的话题啊。

    “是,殿下常说草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之后,只要殿下来城楼,而草民又当值,就会说上几句。”

    孟琼欢微笑着抬手搭在箭垛,似乎看见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身大将军银铠,披风猎猎,肃立在城楼之上遥望街道坊间熙熙攘攘的人群,立下宏志,守护他的国家和百姓。

    这一刻她似乎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父王的抱负,理解了他的选择。守护这片土地不是必须做的事,而是愿意做的事。

    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孟琼欢仰起头,把泪水憋回去。她不能哭,让人看见了还以为她委屈呢。

    缓和了情绪,孟琼欢对身旁那位金吾卫老兵道:“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草民不敢居功,殿下赴北疆后草民便无缘得见了,说起来草民也就是同安王殿下说过几句话罢了,实在是……”其实当年也只觉得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王爷挺会说大话的,不过没想到这个娇生惯养的皇弟真的能在北疆训出一支强兵,在北狄的铁骑下非但没吃亏,还反击成功,成为边境的真英雄。若非皇帝忌惮多方制肘恐怕成就不止……

    不过这话不能说。

    孟琼欢不知道老人家还有内心戏,开口让人退下,自己打算呆一会儿再离开。

    突然城楼下似乎有些喧哗声,孟琼欢低头看过去,发现有个男人在两个士兵的质问下正冲她招手,正是洛书武。

    孟琼欢没敢犹豫,连忙往下走。

    ……

    洛书武一行刚到西市就看见了停在路边的马车,车舆上很不起眼的在左上角印了长公主府的纹徽——她果然在这边。

    在西市转了一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