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太子妃每天想和离 > 分卷阅读7
    姜云瑶见他沉默,揶揄道:“怎么,阿兄,你以为全天下的父母都像阿爹阿娘那样开明,允许我和阿琬随心所欲,终身不嫁也使得?”

    阿琬是两人的妹妹华阳公主姜云琬,与雍王姜云琰是双生子,今年刚刚十岁。

    姜云琛心想,赵晏才十六岁,与阿瑶一般大,现在议亲也未免太早。

    况且……他忆起一些往事,不禁出神。

    姜云瑶用团扇遮住嘴角的笑意:“可惜你就没有这般‘特赦’了,前阵子阿娘还与我提起,是时候该给你选个太子妃,这次宫宴不仅是为款待赵将军一行功臣,也是让你借机相看各家贵女千金。”

    姜云琛:“……”

    他默然喝了口茶,并不想谈论此事。

    这对他而言不算新鲜。

    他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七岁那年父亲即位,他随之被立为太子,父亲专宠母亲一人,不设后宫,他底下除了含章、华阳两位公主,就只有雍王一个皇子。那些顽固古板的老臣愁白了头,见皇帝不为所动,便把主意打到了太子身上,三天两头劝他早日娶妻,为皇室开枝散叶。

    早年父母还会帮忙拦着,可如今,他们也动了念头,自己只怕是在劫难逃。

    -

    晚膳结束后,姜云瑶告辞离去。

    姜云琛凝神沉思片刻,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陆平,明日起安排些人手到观德坊盯梢,留意近些天有何人进出赵家。”

    陆平从小伺候在太子身边,他和公主随意闲聊时,多半不会特地屏退他。听闻此言,他不免有些惊讶:“殿下是想知道,谁要去向赵六娘子求亲?”

    姜云琛没有否认:“赶在这个时候与赵家结亲,难免另有目的,赵晏是阿瑶的闺中密友,她的婚事,我……们理应多多上心,以免她遇人不淑,嫁给某些居心叵测之徒。”

    陆平本想得一句肯定,以便筛选掉那些家中没有适龄儿郎、只是为了拜访燕国公或赵少卿的人,却不料太子长篇大论解释了一通,不知是在讲给他听还是在说服他自己。

    他伺候太子十多年,见证了他和赵六娘从小斗到大的那段日子,眼下这种情况却是千载难逢,如同太阳打西边出来。他心思急转,笑道:“赵娘子得知殿下为她考虑周全,定会感激不已。”

    说罢,便要告退。

    “等等。”姜云琛叫住他,“我这么做全是看在阿瑶的份上,你当着旁人的面,休得胡言乱语。另外,记得隐蔽行踪,切莫让赵家或其余闲杂人等知晓。”

    他的语气云淡风轻,浑不介意的模样,目光却有意无意地飘向书架的位置。

    陆平领命退下,突然想到,太子一早就知道了赵将军携妻带子回京、今日抵达的事,方才在含章公主面前却只字未提,仿佛对此漠不关心,直到勉为其难地从她那里听说。

    但他不敢多问,及时打住念头,匆匆离开。

    显德殿内归于寂静,姜云琛起身走到书架前,缓缓抽出一只木匣。

    匣中整齐地放着几本书,他逐个拿出,看到了压在最底下的字条。

    纸张有些发皱,似乎是被水浸过之后捞起晾干,上面的字迹也已经氤氲不清。

    可他却知道这字条原本写着什么。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长卿的《凤求凰》。

    赵晏不可能嫁给别人。

    她喜欢的是他,他一直都知道。

    第4章 似乎是件男子配饰。

    月上中天,夜色沉沉。

    赵晏与赵宏作别一众长辈,随父母回到居处。

    房屋已被下人收拾干净,添置了崭新的起居用品,裴氏有条不紊地交待仆妇婢女们安置带回的行李,亲自接过一只白瓷花盆。

    “阿娘,我来吧。”赵晏先一步伸手,将花盆摆放在窗边。

    裴氏没有阻拦,转而去搬另外的花盆,但赵景明和赵宏眼疾手快,让她全无用武之地。

    她笑了笑,看三人依照她的指示放置妥当。

    离开凉州时,他们把值钱的家当变卖,分发给城中贫困百姓,除去赠予亲眷的礼物,只带回这些养了三年的花草,作为一家人在河西生活过的证明。

    赵晏抱走的那盆叫做郁金香,产自大秦,是父亲从一个西域商人手里买来送给母亲。

    今年的花期早已结束,只剩光秃秃的枝叶,但她记得它们盛开时的模样,鲜艳如火、灿烂如霞,一如她无数次登楼远眺,看到苍茫大漠中下坠的一轮红日。

    婢女从门外走入,低声禀报:“二少夫人,大少夫人收了您的赠礼,遣人过来道谢。”

    裴氏略一点头,很快,婢女将郑氏的人引入,双方客套几句,那仆妇行礼告退。

    “天色不早,你们回去休息吧。”裴氏对一双儿女柔声道,“阿娘这里没什么需要帮忙的了。”

    赵晏还未应答,赵宏抢先道:“横竖有阿爹在,断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