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春秋二三事 > 分卷阅读6
    漫不经心道:“我这位兄长对我可真放心呀。”

    “可是,段儿,明明国君之位应当属于你,那个逆子何德何能居之?”姜氏愤恨不已地说道。

    听得这话儿,姬段眼神一闪,笑容不达眼底,他冷声说道:“姬寤生看着友爱手足,心里不知道打着什么可怕的主意。我若不和他争,迟早死于非命!”

    姜氏立即说道:“段儿说得对,你且去京地发展势力,我们里应外合,还怕此事不成么!”

    二人密议良久,过了些时日,姬段就携带各种珍贵物件和大量钱财前往京地去了。

    期年,举行了小祥祭。

    在小祥祭之前,姬寤生为了表达对先君的哀思之情,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做足了孝子的派头。举办小祥祭后,他可以食菜果了。

    边父没料到国君的耐心居然撑了一年,眼看还要继续,他是万万等不了了。万一这个国君以为他不识时务,两年后要秋后算账,只这一点,他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权衡之下,他召集了诸位大夫,打算谋划一番。

    而此时,几位大夫也是愣愣的,没想到一年过去了,国君还是老样子,倒叫他们无从下手了。他们心中的恐惧也不下于边父,于是纷纷出谋划策,最后决定推举边父去向国君进言。

    姬寤生听闻边父求见,自然猜到了边父的来意,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这个边父资历最深,搞定了边父,就等于搞定了众臣。

    接下来,他召见了边父,然后漫不经心地问道:“君来此何意,要是有什么要事完全可以去和几位老臣商议,不谷即位不过一年,能有什么良策呢?”

    “君上,万万不可如此!吾等为先君旧臣,依先君政令行事,严格地去执行。如今君上已居国君之位,若不问政,吾等如夜间观看其他器物,却视之无物,岂不茫然?”边父战战兢兢地说道。

    姬寤生这才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止了他的话。

    “大夫此言,甚合不谷之意。不谷身为郑国国君,岂能坐视郑国无章行事?只是先前听君夫人之语,思及先君,唯恐自身行差踏错半步!”

    边父自然口称不敢,既然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他也不好多留,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姬寤生想着既然已经得到了国君大权,自然要进一步考虑与周朝的关系问题。从前,先君是周天王的卿士,如今若要继承先君遗志,怕是要继续成为周天王的卿士了。

    虽然,姬寤生并不想和周天王打交道,然而形势如此,他不得不做出这个打算。

    于是,他前去面见周天王,言辞恳切,从而得到了卿士之位。

    他一回到郑国,众位大夫的眼神立即变了,这个国君果然不简单。

    又过数月,大夫祭足前来劝谏姬寤生,他早知姬段是个祸害,此时如果不加以制止,将来后患无穷。

    祭足,字仲,他在姬寤生即位不久成为郑国的大夫,深受这位年轻君主的宠信。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凸显自己的才能而又不被国君忌惮。

    他在先主当政时,就多次与姬寤生相谈,他发现这个人十分适合成为一代雄主,如果在此人的带领下,郑国的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他对姬寤生的评价是胸怀开阔却又睚眦必报,有雄心壮志而又贪图小利,一副慈悲面孔,心中暗黑一片。

    当他第一次见到姬寤生时,发现君夫人对公子段万分爱怜、百依百顺,而对姬寤生不理不睬、态度冰冷。一般人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必然会委屈会愤恨。而姬寤生没有这样做,他的脸上永远挂着一丝微笑,每次都是一个模样的微笑,没有半分改变。

    祭足心知他的君主必然心有成算,可是京城大叔太肆无忌惮了,越礼妄为,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了。

    “君上,京城大叔在京地已有多时,听说他在修城墙。”祭足试探道。

    “哦,段弟他行事素来肆无忌惮、百无禁忌,不谷亦不好阻止于他。”姬寤生漫不经心道。

    祭足心中一急,激动地说道:“这,这,城墙周围长度超过三百丈,无视国家制度,将使国君颜面受损!”

    姬寤生叹息了一声,轻声道:“姜氏爱子如命,不谷势力尚浅,一旦宫中有变,如之奈何!”

    听出姬寤生的万般无奈,祭足皱紧了眉头。虽是如此,可也不能纵容京城大叔藐视君威啊。

    半晌,姬寤生反而劝道:“姜氏即作此想,就如她所愿罢。”

    顿时,祭足也顾不得什么了,急声道:“君上,万万不可,姜氏贪得无厌,如同蔓延之草,如不早除,恐生祸患!”

    谁知姬寤生一点儿也不着急,他轻轻摇了摇头,坚定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卿且看他。”

    祭足见劝说无效,只好退了出去。

    他出门叹道:“姜氏独爱幼子,姬段无法无天,久之必成祸患。然国君心存忧虑,虽智珠在握,却无丝毫举动,着实令人忧心!”

    不久,大夫姬吕求见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