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囚雀 > 分卷阅读34
    先帝赏识,宋老丞相也多偏爱幺子些,所以宋思楼自幼生活在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美好关系里,他自然永远想不到,父亲病倒后,自己会连宋家大门都进不去。

    永嘉看过他写来的信,上面说他最先求得是宋家人,结果因他是获罪被贬出京城的,宋家人怕得罪皇帝,不敢违背圣名,不肯帮他回家看一眼,哪怕这极有可能是他与父亲的最后一面。他也知一旦被发现他自己性命难保,帮他的人也要受罪,可父亲病重垂危,他只想见上一面,否则必要终生抱憾,他实在走投无路,才不得已前来求她。

    宋老丞相和宋思楼对她都有恩,所以这个忙,她无论如何都要帮。

    如今宋思楼已经从外放地悄悄逃回来,正藏身在城外的一间破旧寺庙里,只困于身份无法入城。

    永嘉返回行宫,照常陪着淑太妃说话,侍奉汤药,天黑后,府上车夫前来,接她与姜尚宫回长公主府。

    永嘉琢磨着如何能让宋思楼进城的法子,日子一日日的过,转眼临近封后大典,她需奉旨进宫,为迎接新后主持内务。

    夜色流转,夕佳楼内燃起灯火,永嘉支颐坐在窗下,她望着跳跃的火苗,忽而灵光一现,想出了个法子来。

    16.第 16 章 封后大典(一)

    明日大典,永嘉奉旨入宫主持内务。

    其实永嘉清楚,自己不过是个摆设,挂个名头,前朝有礼部,后宫各司局也井井有条,且明日大典,今日必已万事齐备,根本无需她插手。

    她进了宫,直奔尚宫局,尚宫携众司宫在门外恭敬相迎,行礼后,将她请入局中喝茶。

    大家同座一室谈天,尚宫向她汇报了大典的各项事宜,永嘉认真听着,待尚宫全部说完,问她可有不妥之处时,便笑着道了句:“孙尚宫是宫中老人,父皇曾就夸尚宫做事最是细致稳妥,陛下的封后大典由你操办,本宫是放心的。”

    孙尚宫听了忙笑着起身谢恩,直言惭愧:“殿下谬赞了,奴婢只求做好分内事,无过便好。”

    众人又一起说了会儿话,忽有个女侍进来,说出了些问题需请孙尚宫去看一眼。

    永嘉听了,便放下茶盏,告诉众人不必陪着她,各自去忙,一切以明日封后大典为重。

    众人依次退去,永嘉独坐了一会,便叫上姜尚宫陪她出去转转。

    尚宫六局各二十四司,各司其职。

    永嘉出了尚服局,往尚食局去,其中司膳和司酝负责明日大典的膳羞和酒醴,相较于赶制新后吉服的尚服局倒是轻松些许。

    永嘉走进去,率先迎上来的是刘司酝,她方在厅堂指挥女侍再次检查明日帝后需饮的合卺酒,转眼看见走进来的长公主,忙快步迎上前,见了礼。

    刘司酝亲自做引,陪着永嘉在尚食局走了一圈,在后院,永嘉留意到一单间小屋子,不甚起眼,但时有宫人进出。

    “那屋里也放着大典要用的东西吗?”永嘉问。

    刘司酝闻言望了一眼,简单道了声:“回殿下,那是司膳房的。”

    永嘉看着刘司酝不甚上心的反应,未再说什么,又走了一会,便出了尚食局,回到殿中继续喝茶。

    不久,姜尚宫从外回来,附在永嘉耳畔,低声道:“奴婢去瞧过了,里面放的是撒帐的八宝,足足放了二十几坛子。”

    撒帐原是民间习俗,后来渐渐流入宫廷,为显天家亲民,也就被帝后所沿用。

    这些八宝倒不是稀罕物,又好存放,也难怪被张司膳置放在个不起眼的旧屋子里。

    永嘉垂眸盯着手上的茶盏瞧了会,转头递给一旁候着的尚宫局内的女侍:“茶凉了,去给本宫重新填一杯。”

    女侍忙上前接了茶盏退下。

    永嘉看着女侍的背影出了屋子走远,转身朝姜尚宫招了招手,姜尚宫忙弯下腰,侧耳贴近永嘉。

    女侍端着新茶回来时,殿中只剩永嘉一人独坐。女侍将茶盏奉上,正欲退到一旁,忽听永嘉笑问:“大典一切用物,还是照规矩,提前一起报给户部吗?”

    “回殿下,是的,但预算是各局各司分拟,分开报给户部。”

    永嘉喝光了一盏茶,姜尚宫从外面进来,怀中多了件云肩:“今儿天冷,奴婢去雀阳宫取了件旧衣,殿下出门时披着,莫要着凉了。”

    姜尚宫刚将云肩搁下,忽听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