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一出,到了后晌,就有街坊往医馆里送东西,蔬菜果子,鸡鸭鹅鱼,说是给小薛大夫补身子。
秋桐拿着大包小包站在薛妙妙厢房内,摆给她看,“没想到咱们薛大夫很受人爱戴的嘛。”
望着窗外仍然纷纷扬扬的大雪,薛妙妙窝在厚重的棉被里,肚子上放了个暖水袋,一张脸儿煞白丝毫没有血色。
秋桐往前探看,“脸色怎么这样难看,别不将小病当回事,药也不喝,我这就去教爹爹来给你瞧瞧病!”
薛妙妙连忙阻拦,这一动,小腹里又是一阵酸疼。
身子猛地一顿,有种濒临决堤的预感…
当真是有口难言。
谁能想到,清远城名赫一时的薛大夫,手术刀前面不改色的薛大夫,竟然被痛经打败了…
抖着唇,还要掩盖住阵阵绞痛和热浪,“我已经喝过药,这会想休息,你先出去吧。”
秋桐将信将疑,薛妙妙已经裹成了粽子躺下,无声的抗议着。
“那一会儿炖好鸡汤再给你送来…”秋桐嘀咕着关上门,“身为大夫,自己都照看不好,也不好生吃饭,饿的比我还瘦…”
她这一走,床上的薛妙妙艰难地扶着墙起来,赶忙将门反锁上,然后去换行头。
折腾了好一会儿,痛的她两眼热泪滚滚,又将床单上不小心染上的血渍清洗干净。
原本早晨时趁着人都没起床,薛妙妙悄悄去药库里配药,当归和红花都只剩下少量,而最有效的益母草叶子粉已经断货有几日了。
于是,为了不被人发现,更不能被揭穿了女儿身,只好喝了点糖水回去歇着,挨过这几天再说。
每个月这几日,都是最令薛妙妙最头疼的。
好在大雪天,病人不多,在秋桐的“关心照顾”之下,几日之后,薛妙妙很快又生龙活虎了起来。
秋桐打量着他,天青色的棉布衫子系着腰带,那不盈一握的腰,还有纤细的手腕,皱眉道,“薛妙,你病得都脱形了…真可怜。”
“所以我得去市集上买些东西好好补一补,”薛妙妙挎了个小布囊,裹上厚厚的围巾和雪帽,只露出一双清凌凌的眸子。
正如纷纷扬扬的落雪。
一掀开帘子,寒气扑面而来,门前的落雪已经打扫过了,远处主街上干净整洁,路旁堆着清扫下来的积雪,还留有深深浅浅的脚印。
风歇雪住,凛冽的空气十分清新。
“正有有祭冬庙会,我陪你一起去!”秋桐笑吟吟地过来凑热闹。
薛妙妙脚步利索,不等她就连忙踏入雪地去了,“你陪陶伯去吧,我还有事。”
背着小包,眼前呵呵地冒着白气,薛妙妙好想大喊一句,没有痛经的日子真美好!
城门处,出入城的百姓左右分开两道由铁栏杆格挡着,一入一出,排成两队长龙。
“现在白日出城也需要盘查么?”薛妙妙拿出随身户牌,上月兰沧王接管清远城之后,重新整饬民风,挨家挨户发放户牌,作为证明。
守城的卫兵是熟识,便道,“如今新法律例严格,上面有命令下来,咱们得奉命行事。”
打开布囊,检查过里面的东西之后,等了许久的薛妙妙才终于顺利出城。
冬天正是冬益母草最繁茂的季节,尤其是大雪覆盖之后,那叶子最是入药佳品。
有了惨痛的教训,这一次下定决心,要私自囤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以备急用。
上山的路上,正遇见张屠户带着儿子从山林里归来,手上却只提着几只野山鸡,“小薛大夫上山采药去?”
张屠户声高爽阔地打招呼,薛妙妙点点头,应承道,“可是雪天收成不好?张大叔的收获好像比从前少了些。”
张屠户啐了一口,冲着后山仰仰脖子,“自从那甚么新军入城,就开始圈地封山,这儿也不许打猎,那儿也不能动手,娘的!八成都教他们充了军饷了。”
薛妙妙淡淡一笑,表示同情,张屠户眼里,这小薛大夫是斯文人,和他们这些粗汉子是不一样的。
就连这上山采药的行头,都整理的盘亮条顺,干净俊秀。
“小薛大夫赶紧去瞧瞧吧,别是草药也被他们充军了。”张屠户大咧咧地往回去。
薛妙妙莞尔一笑,心里暗自得意,自己私下栽种的药畦风水隐蔽,恐怕军队是找不到的。
去往烟云山,薛妙妙已经是轻车熟路。
自从鱼腥草断货之后,她便开始琢磨自己种植草药,来防备不时之需。
然后秋冬并非栽种的好时节,但益母草却是特殊,冬日的品种更为珍贵。
时值大雪覆盖,山中白茫茫一片,路上偶有背柴下山的人群,稀稀疏疏,遇见相熟的面孔,便浅浅打个照面过去。
薛妙妙此时腰缠软藤,手柱拐杖,背着布囊一步一蹒跚。
进入山南深处,脚下的雪越发厚重,没走一步,靴子就陷进雪里。
沿途的植被多为雪所遮盖,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