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本小姐熟读剧情(穿书) > 分卷阅读25
    />  所以,她决定以谣制谣。

    “我和薛三哥哥也是才子佳人啊!”东边玉丽轩里,顾想珑在书房里拍着小糕点说道。

    红杏点点头。

    “我们也是穷小子和富家女啊。”

    月丹点点头。

    “我们也是英雄救美啊,那天山道上薛三哥哥救得美又不止陈荔一个。”

    金莉点点头。

    “就是!”顾想珑得意地一抚掌。

    他们两个的要素也很齐全。青梅竹马不香吗?默默守护不香吗?她坚信,自己和薛三的青梅竹马佳话一定会很快占据京都大街小巷议论的榜首。

    “唉,不是,”崔姑姑拉住了她鼓掌的手:“小娘子何必和陈家小娘子较劲,就让定国公把薛三捉去做女婿不好么,你就和五郎君做一对,留在老夫人跟前多好呀。”

    “不好~”顾想珑把手抽回来,和房中的其他人说:“此前我们的行动都很顺利,比如说去东边潘楼街买的洮河绿石砚,绿如蓝,润如玉,发墨细快,寒冬也不凝结。这一方也要了百金呢,从城东一路买了送到宣业坊,路上多少人都瞧着呢。”

    “乖乖,这几日我们是送了多少物件去薛家,小娘子人都还没嫁进去,先把嫁妆都送去了。”崔姑姑长长叹了一口气。

    顾想珑干脆略过了她,接着说:“大家都办得很好。但是这些都是拾人牙慧,有千金买糕在前,我送再多的东西也是旧桥段了。所以,我们的重头戏在明日——送薛家哥哥进考场。”

    明日进考场,她特地求了老夫人让自己送徐琏奇进贡院,这样就能够也去当面送薛三。届时,她都设计好了,一定要把这一幕打造成两人这个才子佳人话本的名场面。

    顾想珑小茶盏一放,开始点兵点将:

    “红杏,明日送给薛三哥哥的糕点你要盯着小厨房做,要精致又不失我们吕州的特色,让别人一听就能回忆起来我和薛三哥哥是一同出自吕州。”

    “月丹,明日的裙裳你待会挂起来,我再看看。那件狐裘还是不穿了,太厚实了,显得我人宽了许多。”她环着手臂想了想:“还是穿嫩柳缎纱绣粉枝花那裙子,明日许是阴天,冬日大家又穿得保暖,我穿个鲜亮得不就显出来了。才子佳人才子佳人,明日我一定得是最漂亮了。”

    “天爷啊,小娘子你别冻着了。”崔姑姑拍着大腿劝她。

    “还有姑姑。”顾想珑喊住她:“姑姑一定得按我说的,和茶坊、药铺等等的伙计和婆子都说好,卯时我去送了薛三哥哥,辰时我要这事从东十字大街传到西边的东榆林巷。这事我交给姑姑去办,是相信姑姑。”

    崔姑姑虽然是坚定不移地希望顾七娘和徐琏奇能成,但这些日子以来她实在不敢做顾七娘的主了,如今又听了这几句推心置腹的话,点着头就答应下来了:“得,姑姑我一定办成。”

    顾想珑抚掌,胸有成竹地说:“明日我们一定成!”

    作者有话要说:  修文。20201108

    ☆、第 16 章

    正所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大颂,虽然世家大族把握着朝堂半数席位,但寒门子弟也有一条通天的青云大道,有机会与世家贵族子弟并肩立于朝堂、记入青史。这条路,便是科举。

    本朝科举每三年一回,分为三试,在各州府举解试,通过的考生被称为举子,从全国各地赴京参加来年的会试。会试取中者才有资格参加最终的殿试,由皇帝钦点出状元郎来。而此前解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只有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皆取得第一名,才能被称为三元及第。

    虽然大颂立朝以来,还未出现过三元及第。可并不妨碍每回科举,百姓们都期待着出现这样一个神话。

    今日是会试第一日,贡院大门前熙熙攘攘聚集了无数人。卯时刚过,考生已入贡院,落了大锁。可院外众人都还未散去,一时间街上人声沸沸,不少人都在猜此次的会元得主,而这人选就是十七州府的解元。

    薛恒也是解元,吕州乡试头名。顾想珑就在旁人的嘴里听到了他的名字,却不是什么好话。

    “……吕州的薛三没戏,且不说那穷酸样,你没瞧见他那腿,前面走进去的时候都走不顺当。就算是文曲星老爷下凡给他铺一条通天道,我看着瘸子也走不了。”

    她刚才漂漂亮亮地送薛恒入贡院,正扶着薛夫人回马车,便听到了这样一席话。这话说得难听,偏生说话的人音调又高又尖,就显得格外的刺耳。

    薛夫人是个软性子,立时眼眶就红了起来。顾想珑也停住了脚步,回头一瞧说话的是个酱紫锦袍。顾想珑才声势浩大地把薛三送进去,这些人摆明了就是要将话说给他们听,非要来刺他们的心。

    顾想珑气得云鬓上的步摇都晃起来,薛夫人拉住她的手劝:“七娘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边还在劝,已经有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