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挑一颗小珍珠赠给小公子玩。”
“孟夫人……”燕靖暄看着柳絮轻唤了声。
柳絮听着燕靖暄的称呼柔声一笑,礼貌而懂分寸地说道:“殿下唤我柳絮便可。”
“好。”
“柳絮,我和彦非虽无血缘却情同手足,我也从未把他看作臣子,这枚夜明珠是南海渔民扑捞上来,最后几经周折到了我手里,今日我就将它作为新婚贺礼赠予你,望你和彦非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柳絮虽猜测到这夜明珠来历不凡,但也没想到这般珍贵。
她出身柳府,虽也见过不少珍宝,但见着这夜明珠时还是狠狠被其惊艳,这夜明珠浑身泛着夺目光彩,再加上燕靖暄以难得的黄梨木为匣,更显尊贵。
柳絮轻声细语的拒绝他:“殿下,这礼物太过贵重,柳絮不敢收,还请殿下收回。”
燕靖暄忍俊不禁,望着孟彦非说道:“彦非真是娶了位好妻子。”
孟彦非面不改色道:“过奖。”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福利小剧场:
中秋之夜,柳絮趴在雕花木窗前看着窗外月色,微风拂面调皮地撩起柳絮的发丝。
孟彦非已离京半年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越过翠竹假山和白面宫墙,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院墙外的喧嚣。
柳絮立于窗前抬眸望着圆月,据说这圆月能把思恋寄给远方亲人,不知能否把自己的思恋带给孟彦非?
柳絮虔诚地闭上眼,安安静静地对着圆月祈祷。
突然间,小喜边叫着她边激动地跑过来。
她皱着眉头轻声训斥:“小喜,怎还是同往常一样慌慌张张,又忘了礼数。”
小喜脸上难掩喜色,而后高声说道:“小姐,姑爷来信了。”
柳絮面无表情的脸上瞬时染上喜色,眉梢眼角尽是笑意:“他都说了些什么?”
小喜忙献宝似的掏出一个黄色信封,柳絮迅速接过,而后撕开观看。
夫人亲启:
边关已渐渐下起了雪,不知上京是怎样一番景象,我在这边关甚好,夫人不必担忧,唯一不好的便是边关少了夫人,有些清冷。
快到中秋夜了,我怀揣着浓浓思念提笔抒写对夫人的思恋,这是我和夫人的第一个中秋夜,我却不能伴夫人陪夫人赏月,心中甚感遗憾……望夫人在京一切安好。
勿忧,
彦非。
柳絮激动地看完信封,圆润的杏眼顿时盈满喜悦之色。
而后吩咐小喜:“小喜,你让江钰准备一些厚衣裳,送至边关……”
小喜应声准备离去,蓦然想起什么,又折了回来。
“对了,姑爷还给小姐捎带了礼物,小喜差点就忘了。”
柳絮喜上眉梢地催促道:“什么礼物?”
小喜忙掏出一个小匣子,柳絮接过打开,里面摆放着一只木质花簪,上面的刻痕很是崭新,柳絮满怀笑意地拿起簪子,轻轻挽起发丝,簪入。
簪盒底部用相同字迹工整的写着:夙玉说夫人喜欢簪花,但上京的簪花夫人都有,所以为夫亲手为夫人雕刻一支,望夫人欢喜。
柳絮转身对着天上圆月轻声呢喃:我很欢喜。
☆、012
燕靖暄轻笑,“彦非,你变了。”
孟彦非冷着脸不回应,深邃的眼眸暗自沉思,而后回应:“你想多了。”
燕靖暄见他深思咧嘴轻笑:“看吧,话变多了,人也多了份柔情。”
秦夙玉在旁边噗呲一笑,见众人目光紧盯着她,条件反射地晃着小巧精致的脑袋,“我被茶水呛着了,你们继续继续,别搭理。”
孟彦非斜睨一眼,而后安静的收回目光。
一旁的柳絮到是对燕靖暄心生好感,这三皇子果然同传闻中一样,宅心仁厚好相处。
而且他和孟彦非的关系看起来很好,柳絮暗自乍舌,没想到孟彦非既然能交到燕靖暄这样可以调侃的友人。
不知怎地,眼眸微转怔怔地看着孟彦非俊逸不凡的侧脸,乌黑亮丽的眸子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似在为孟彦非高兴。
燕靖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唇角的笑意愈见加深,看来不单彦非沦陷其中,这夫人怕是也有点点心动。
想到此处燕靖暄蓦地起身,而后爽朗向他们告别:“本宫府邸还有些琐事,就不打扰彦非和夫人了。”
孟彦非起身恭送他,被燕靖暄拦了下来,不仅如此燕靖暄还暧昧的笑了笑:“近来军营无事,彦非身体抱恙暂且在家中休养,本宫准许你休假半月。”
孟彦非刚想拒绝,话还未说出口就被燕靖暄堵住:“这是命令,不许违抗。”
而后燕靖暄抬手拍了拍孟彦非的肩膀,看了看柳絮而后在他耳畔低语:“你小子可得抓住机会,别浪费本宫的一片心意。”
孟彦非剑眉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