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姜姜:

    我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经历,很渴望又恐惧婚姻。

    程希尧:

    只是因为家庭经历和抑郁症吗?

    姜姜:

    不全是,其实准确的说,我是丁克族,并不是不婚族,光是丁克和抑郁症,我想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结婚了吧……我把我自己的所有经历和想法原原本本告知对方,我想大多数男人都会被吓跑吧,没人能接受这样沉重的自己,现在都是快餐式爱情,没人会真正关心对方的内心世界的。况且,我也一点不觉得现在的婚姻有多牢固,只不过大家暂时相安无事罢了,出事才能暴露人性,只是没有在极其恶劣残酷的环境下考验而已,在金钱利益面前,大多都经不起人性考验的,尤其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生活压力巨大的背景之下,皆是薄情寡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个年代能做到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的父母了,有些人的父母恐怕都难以做到。现在的人再无可能会为了一个人终身不娶终身不嫁了,能够等一个人一辈子,谁都不会是谁的谁,谁也不会一辈子陪在谁的身边,都只是一段时间。社会越发展,我越接受不了现代人的私生活太开放太直接,现代社会太喧嚣,诱惑太多,专一不出轨都已经是一种奢侈品了,越往后越如此,我是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时代,而且现在的人对待婚姻观和家庭观都很淡薄,传统意义中含蓄内敛忠贞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也不相信现在的婚姻有什么天长地久。

    很多人选择的恋爱和结婚对象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眼中,恋爱凭的是感觉,结婚是现实的,两个人即便结婚了也不代表什么,并不见得对方内心深处最爱的就是你,哪怕与你结婚,也许心中所想最爱又是另一人,抑或结婚的那个人并不爱。有些人只是与一个人的金钱权势公司结婚,很多是男财女貌,女财男貌最庸俗的组合,以此抵抗生活,生活所迫不得已,可以理解,但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大肆宣扬。恋爱和结婚是不一样的,恋爱时,你的一丁点小事,仿佛圣旨一样,是对方眼中的大事,结婚后,你的大事对对方来说,通通是麻烦矫情的小事。在一起时间久了,也就剩下互相厌倦的琐碎了,当初时时想见到对方,到了见到对方的面容都厌烦,婚姻走到最后也只是互相厌烦疲倦的熬着了。看透了,也就对婚姻感情没有期待了。

    我是从小看着父母的争吵而长大的,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过美好的婚姻爱情,那都是虚幻的不现实的,而现实身边人中没见过一个让我特别羡慕的婚姻,像我爸妈这辈人五零后六零后的婚姻,大多都只是表面的夫妻,生活了一辈子,却根本不懂对方心里怎么想的,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勉强凑到一块罢了。

    看过很多人的婚姻,婚姻不求双方都是爱对方的,至少觉得是一方喜欢着另一方的,如果都没有的话,甚至还夹杂着隐私上的欺骗隐瞒,有各自的算计,还不如没有婚姻吧。

    程希尧:

    我懂你的很多想法。

    姜姜: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作为男人的角度来看,你说结婚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一个表面的夫妻么?而不是一个能够互相懂对方又能精神交流的伴侣,能够互相走进对方心里。

    程希尧:

    最初婚姻形式的形成,也大多为了生活,怕孤独和解决生理需求吧,还有传宗接代和养老的意义,只有少数有文化的人会考虑思想契合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你想说的是底层男人吧,他们觉得结婚生子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养老的需求,对他们来说,这样就足够了,甚至觉得结婚的对象是谁都不重要,只要是异性就行,甚至有一些人娶精神不正常的,就是这样的状况,最低质量的婚姻就是找一个生育和泄欲的工具,不能拿人去看待他们,就是一个牲口而已,更高层次的有学识有独特思想的人才会注重精神上契合的层面,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然,其实也不分阶级,跟个人的内在需求有关系,商品都有高低质量之分,婚姻当然也分高低品质的。

    姜姜:

    谢谢,我明白了。有时候想想古人的观念都很早婚,过去十几岁在有生理需求之前就先一步结婚了,要不说先成家后立业呢,早早的先解决了生理需求问题,再用全部精力一股脑的去立业,还是古代的条理思路人性化,不似现代人又晚婚又要拼事业,先工作稳定了再恋爱结婚,既没解决生理需求,事业可能也没拼好,有些人私生活更混乱,以至于在事业上也不能专心,哪样都没搞好,老祖宗要不早婚呢,人性化啊,我是支持早婚,不支持早育,支持不育。

    ……所以一见钟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一见钟情的是外表气质言谈举止和衣着打扮,年纪越大,对表面的那些东西在意的越少了,如果发觉对方的内在与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就会默默远离了,而与自己大致契合的思想以及经历,我才会去真正的喜欢一个人,还是希望婚姻的对象是可以互相走进对方内心的,这样不可取代一些。

    程希尧:

    所以你丁克的原因是什么?是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