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沛,那哭得实在是真心诚意,觉得自己真是有负小姐所托。
梅娘忙打发了人下去,室内顿时只留下他们三个人。
“嬷嬷别哭了,小心吓着少爷。”梅娘递了帕子给方嬷嬷,将封宴从人怀中解救出来,整了整他的衣服,“哎,世子行事一向霸道,连王爷也奈他不得,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希望侯爷能理解少爷的处境,不要迁怒才好。”
方嬷嬷擦了擦眼泪,愤恨地道:“三天后就是小姐的忌辰,这样叫奴婢怎么好给小姐交代,小姐要是知道了还不得伤心死。”
她的丈夫打杀了自己的堂弟,泉下有知恐怕不能瞑目吧!
“好了嬷嬷,事已至此外祖父就是要怪我也是应该的,谁让我是父亲的儿子呢!”封宴倒是冷静多了,关乎家族子嗣,安远侯府哪怕屈从于王府之势也会有所表态,想跟从前一样必然是不可能的了,他心里已经做好了从此断绝关系的准备。毕竟,在世俗眼中他和诚王世子父子一体,想断开也不可能。
“那小姐的忌辰怎么办,往常可是请了高僧来府里做法事的?”抽了下鼻子,方嬷嬷忧心地道。
梅娘小小声地叹息:“这个时候王妃怕是没这份心思操办母亲的法事,听说王妃自己都病了呢!”亲侄子死了,还是被继子打死的,诚王妃无论如何也要病上一病的。
这时候封宴母亲的忌辰就显得尴尬了,到底办还是不办,反正府里现在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封宴提议道:“要不然请高僧做法事的就先免了吧,现在也不好太张扬,不如往寺庙多多的添些香油钱,再由高僧在庙里多为母亲诵经祈福如何?”
方嬷嬷忙道:“听少爷的,老奴在家打听此地有一座‘安仁庙’挺好的,香火挺灵验的。”
封宴感激一笑:“嬷嬷有心了,那就‘安仁庙’吧!”
方嬷嬷伤感地道:“转眼小姐已经走了三年了,她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少爷,如果能亲自看少爷一眼该多好啊!”说着又哭了。
封宴心里也酸酸的,知道此世的生母在临终前都挂念着自己,好歹自己不是没人要的。
他拉着方嬷嬷的手道:“我说过要亲手为母亲点一盏长明灯的,到时我亲去拜祭母亲,顺便让母亲看一看我,好让她知道方嬷嬷和梅姨将我照顾得很好。”
“少爷。”方嬷嬷感动地握住封宴的小手,“你这么孝顺,小姐一定知道的,也会保佑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 12 章
封宴次日在府里走了一圈,诚王万事不管,而且因为世子办下的糟心事顺带的也恼了他这个孙子,连见一面也没有就让人打发了自己。
至于诚王世子自那日后就没在府里露面,听说是在城外圈禁了一块地,正带着人给自己兴建别庄。
诚王妃则是敷衍了几句,推脱自己病了,让封宴看着办,要什么尽管让王府长史安排。
最后封宴自己做主定下了明天出发,到时在‘安仁寺’过一夜,第二天修整好了正是世子妃的忌日,顺利的话后天傍晚就能回到王府了。
因为打算要在‘安仁寺’过夜,准备的东西要多,封宴就见着侍女走来走去的收拾出一件件行礼。
除了平时吃用的,还带了铺盖,他常用的小枕头,打包了一大包的衣服。
封宴趴在软绵绵的被子上翘着脚丫子,惊奇地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活像是搬家似的。
方嬷嬷拿起了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的是封宴的小配饰,比如衣服上的挂件,玉佩,金锁,铃铛,项圈等等,琳琅满目。
封宴忙阻止:“这些就不用带了吧,嬷嬷,祭拜母亲原该穿的素净点,都省了吧!”
他本来也不喜欢身上叮叮当当地挂些累赘,嫌弃不利索,平时都是能不戴就不戴。
方嬷嬷皱眉:“也不好一样都不带,看着不像王府出来的。”
封宴撑起身爬了过去,打开盖子挑了挑,拿起一块墨玉吊坠道:“那就戴这个吧!”
这块墨玉也是封宴最喜欢的,古朴典雅玉质上佳,雕刻成金鱼的样式,小小的正和孩子的手掌,可以拿在手心掌玩。
这墨玉金鱼吊坠原是一对的,听说原是封宴的亲祖母留下来的,其中一个给了小郡主,这个被诚王世子丢给了他。
方嬷嬷勉强答应:“好吧。”
看得出方嬷嬷对这次出行很重视,还没到戌时呢,就连声催着封宴赶快洗漱就寝。
封宴很是精神的眨了眨眼睛,还是乖乖地躺进了被褥。
梅娘忙推了推方嬷嬷:“好了,嬷嬷先下去休息吧,今晚有我服侍小少爷呢!”
方嬷嬷顿了顿,最后叮嘱了一遍,又留下两个丫鬟守着,才带着人走了。
室内重新恢复了宁静,梅娘弯下腰掖了掖被子:“少爷要是睡不着的话,奴婢就先陪你说会儿话!”
封宴弯了弯眼眸,小声道:“哎,嬷嬷太紧张了,我明天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