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王侯归来时 > 分卷阅读16
    论知晓它究竟是如何没落的。

    弄清了密道的来龙去脉,众人便对满地的零碎失去兴趣,迎着火把继续赶路。

    火光一离开了散落的兵甲,原地就显得格外冷冰冰,燕山静默地看了一会儿,很难得的,主动朝对面开了口:“观家军从前在这里驻扎过吗?”

    言罢又像是为这个突兀的话题做辩解:“我……有个认识的朋友在里面待过,替他问问。”

    尽管连个称呼都没带,观亭月居然也领会到询问的对象是自己,并不介怀地“嗯”了一声。

    “很多年前,谷地附近由于矿产丰富,被官府开辟出来以备军需——那些山洞就是当时为方便采矿而挖掘的。

    “开采结束之后又荒了一段时间,正逢西南边境起战事,此地靠近前线,观将军便将山洞改造成了军械库,放置军备。”

    随后顿了一下,她补充道:“这些……也是我一个曾在观家军服兵役的朋友告诉我的。”

    江流:“……”

    你们俩怎么都有在观家军的朋友?

    对于这个说法燕山倒没有生疑,“你那个朋友,是在哪个驻地服役的?”

    观亭月本欲说常德,话到嘴边又一转,“在兰州。”

    他听完便轻轻一笑,“哦。”

    “那她可有得受了,兰州的麒麟营守将我记得是杜世淳,为人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还固执,折腾人很有一套。”

    观亭月似乎想起了什么,无意识地笑了笑,“是啊,尤其嘴也毒,一开口就能把人当场气死。”

    “不过是仗着资历老,喜欢欺负新人而已。”燕山轻哼,“我……我朋友刚入将军府时便被他骗去洗了一个月的脏衣服。”

    观亭月:“那也不算什么,我当……朋友当年私藏的几坛美酒全让他挖来喝光了,还是在他出征后好几年发现的,讨债都没处讨。”

    燕山边走边道:“他人品虽然欠奉,其实大事上从不出乱子。若非皇城城破,兰州恐怕到现在依旧固若金汤。”

    她赞同地颔首,“对,我……朋友的父亲也曾说,杜世淳的确是良将之才,否则便不会将西北重地交给他镇守。

    “改朝换代这么些年了,也不知他而今是死是活。”

    “活得挺好。我……我朋友一年前曾在安庆见过他。”

    江流听了一路,忍不住想:你们二位朋友的戏可真多啊。

    6.第六章 他皱着眉松开手,扯过随侍的袖……

    地底下是由无数个石室与无数条甬道衔接而成的,转眼便已穿过第三条通路,行至第三间军备库中。

    逃命的气氛过于紧张,大家偶尔一言一语地谈上两句话,好歹能冲散一些内心的惶恐。

    显然,对重见天日众人大多还是满怀信心,但唯一人除外——家底深厚不缺钱花的斯文公子犹在抱怨,约莫是想通过这种微弱的反抗来达到劝大家回心转意的目的。

    “太冒险了……实在太冒险了,诸位的父母师长难道没有教导过,当遭遇匪徒敌我力量悬殊时,务必好言顺其意,以徐徐图之吗?”

    “俗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趁时间尚早,现在掉头回去还来得及……大不了,在下不收利金了,慷慨出借给诸位还不成吗?”

    他说“慷慨”二字的时候,表情沉痛得仿佛是散尽千金。

    “那么多人都平安离开了,大家真要为了这一点小钱,置生死于不顾么……”

    众人听他嚎了一宿的丧,此刻已见怪不怪,权当是背景——风嚎得都比他好听。

    观亭月起先只是不在意地一笑,然而等她回头再琢磨这句话时,突然就不笑了。

    火把毕竟是临时东拼西凑做的,油烧得很快,亮度早已降了下来。平地里流起一股带潮气的冷意,石室中仿佛八方漏风。

    “他们看中的,也许不是钱……”

    江流冷不防听见观亭月喃喃自语似的念叨了这么一句,顺口道:“什么?”

    她皱着眉,思绪好像还未归位,“如果那些书信真的送到了人质亲属手中,应当会有不少人筹钱借钱,三十两并不是个小数目,寻常百姓非得砸锅卖铁,东拼西凑才攒得齐。如此一来,动静必然不小,但是街头巷尾的流言里却没有提到过这个事。”

    观亭月原以为,山中匪类留着众人性命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等着家里亲眷捧着赎金上门便当场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