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古代第一书局 > 分卷阅读30
    盏茶的功夫!”

    “嗯,可以了。”

    温知著也不管他,率先投入工作中,专注无比。她把这些天的稿子按照次序备好后,选择适合的开本尺寸。

    大印这里的书,多是32开,尺寸在140*210毫米左右,不算正的32开。而且,他们习惯竖排版,天头地脚的位置甚大,本来书就不大,版心又没多少,一本书的内容也是寥寥。

    她不打算如此,这样废纸又废功夫刻版,成本大增。她决定用后世的横排版,天头地脚各在3厘米左右,把版心扩大,书本尺寸也不用32开,而是大16开,约莫尺寸在210*285。

    因为,雕版印刷还得考虑一个问题,正文字号不能过小,否则刻版易出问题。所以,这个尺寸会比大印手抄书常用尺寸合适。

    她这么定下来,待温烨霖坐下后,同他讲了这种编排的规则。

    温烨霖皱着眉,问:“横着写?从未有书这样啊,大家会看不习惯的。”

    “不习惯,是因为从未有过。看得多了,自然就习惯了。”

    “……”

    说得挺有道理。

    质疑完横排方式,又质疑尺寸。

    “这太大了吧?书本小而精,这个有些憨傻。”

    “霖弟,有道是因材施教,做书也同样道理,不同书用不同尺寸,方才能发挥其作用。”

    “……”

    温烨霖发现,以前三姐是个草包的时候,他不想和她说话,因为说不到一起。她现在不像草包了,他也不想和她说话,歪理一套套的,谁也说不过她。

    他索性不再问,闷头就要开始写。

    温知著拦着他:“等等。”

    他憋气:“又怎么了?”

    温知著温声道:“先试试字体,选个最合适的。”

    温烨霖懒洋洋问:“你选呗,颜体、柳体、王体……那么多种,你想要哪种?”

    温知著敛眉:“宋体,有吗?”

    “……”

    宋体暂且没有,楷体倒可一用。他们另取张纸,在上面试字体的大小、粗细,既能最大化利用版面,又能最方便刻板,还得保证温烨霖写得时候最顺。

    这估计是大印第一本雕版印书。

    麻烦还在后头。

    所以,前期工作温知著力求尽善尽美,以免刻版出现问题。于是,温烨霖在她不断挑剔中,几欲崩溃。他无语仰望天空,内心产生丝丝疑问。

    究竟为何,他这样想不开?

    如果他有罪,律例会惩罚他,而不是派三姐来。

    “这里,字要注意整齐度,不能过于追求书法美,而舍弃清晰度,雕刻时会出现难度。”

    “哦,好。”

    温烨霖被唤回神,年轻的心如井水,无波无澜。

    算了,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在一页纸试了有五六遍左右,温知著终于点头:“这样就可以,其他都按照这个来。”

    温烨霖几乎喜极而泣:“真的行了?”

    “嗯,可以了。接下来才是难的。”

    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难?

    温烨霖撇嘴,他才不信。

    温知著取来提前备好的薄纸,薄透如翼,可透光而视。温烨霖沉着坐于案前,全神贯注开始“抄书”。

    说是抄,只抄内容。

    但是整个编排,文稿与之还差些,因为现在这版几乎接近清样。他原本不太信服横排,后来发现这样似乎看着更顺眼,确实也能放更多内容,想法才有所改变。

    他抄写的时候,温知著盯着,时不时调整。通过这个,温知著突然意识到,雕版印刷流程和现代机械流程是不一样的。她原以为错漏的步骤,实则更适合这里。

    下回,还得提前考虑。

    比如,真题按年份另起页,宝枝抄录的时候她就想提醒,后觉可能不适合,遂打消念头。看看现在,她方和温烨霖讨论完真题的编排方式,又用了些时间。

    “你先抄着,就按我们方才说的。我出宫一趟。”

    温知著起身收拾。

    温烨霖停笔抬眸:“就走啊?”

    “嗯,还有许多事要忙。”

    门面铺子、办公场所,以及刻版工人。

    都是紧急的。

    还有,宣传一事,也要提上日程。

    宣传文案,她已经同赵婉怡商量过了,请她试着写写。实在不行,她腾出空,再好好想想。

    这回,她出宫,带宝叶,没带宝枝。

    宝枝留在宫里,检查温烨霖抄录的稿子,与原稿一字字核对,是否有错漏、遗失、变体等,但凡有错一处,这一页就得重新抄。

    温知著此举,意在培养宝枝。

    不能一辈子做宫女不是。

    路上,宝叶许久没跟着,战战兢兢。

    草包……不对,公主回心转意了?

    如此想,她小心抬眼偷瞧温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