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胡善祥 > 分卷阅读25
    外的南京。负责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会按照永乐帝的批示发布政令。

    北伐战场上的永乐帝、北京的皇太孙,南京监国太子。这祖孙三人形成一个铁三角,来运转着皇室对大明的统治。

    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屡屡犯边,永乐帝又带着两个孙子御驾亲征,来到北平。北伐之前要练兵,永乐帝奔赴大明边关,陕西、甘肃、临夏、大同、辽东等地巡关,鼓舞士气,皇太孙朱瞻基坐镇北平。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山东闹起了白莲教,首领唐赛儿短短两个月就召集了数万军队,声势浩大。

    山东是京杭大运河必经之地,军队的粮草大多走运河漕运,然后转运到北平或者边关各个卫所。山东大乱,水路屡屡被扰,漕运几乎停滞,影响到边关的粮食补给,威胁北伐。

    攘外必先安内,军中断粮会打击士气,所以皇太孙朱瞻基微服去了山东,走之前,他暂且把坐镇北平的任务交给了汉王世子朱瞻壑。

    朱瞻基到了山东,用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了白莲教之乱,保护了漕运,却在抓捕首领佛母唐赛儿时遭遇刺客的埋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但仅仅过了五天,皇太孙就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哥,你没事吧?你是怎么逃脱白莲教追杀的?怎么一直没有联络我,叫我好生担心!到了北平你倒是派人告诉我一声啊,我好去通州港接你。”

    汉王世子朱瞻壑激动着双手紧紧按住朱瞻基的肩头,嘘寒问暖,上下打量,他们堂兄弟年龄相仿,朱瞻壑只比他小两个月,相貌和身高也相仿,穿开裆裤时两人就被永乐帝接到了身边生活学习,都是爷爷带大的孙子,虽说是堂兄弟,却比亲兄弟关系还亲密。

    面对堂弟的发问和关心,朱瞻基温和的笑了笑,伸手按住了肩头上朱瞻壑的手,轻描淡写的说道:“我没事——皇爷爷这次北伐进展如何了?”

    堂兄弟私底下说话时,把永乐帝叫做皇爷爷。

    朱瞻壑连忙跑回书案,将案头的军报递给朱瞻基,“刚送来的,说瓦剌首领马哈木出了意外,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他的儿子们,还有各个部落首领为了争夺草场和权势纷纷摩拳擦掌,局势紧张。”

    “皇爷爷在信中说,如果这个时候御驾亲征北伐,瓦剌迫于外力,会暂且放下纷争私怨,一致对外。还是暂停北伐,就让瓦剌部自杀自起来,必定大乱。如此一来,大明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岂不妙哉。我猜皇爷爷就快回北平城了。”

    这个神转折……朱瞻基差点为了保护北伐粮草供应丢了性命,却不料这场大战以对方首领的意外死亡而骤然结束,不打了。

    朱瞻基反复看了一遍军报,确定这次危机彻底过去了,这才缓缓坐在案头后的椅子上——伤口好疼!

    椅子上还有堂弟朱瞻壑刚才坐过的余温。

    朱瞻基把军报放在案头摞整齐了,对着朱瞻壑点点头,“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托付。即使听到我遇刺失踪的消息,还能稳坐文渊阁,料理政事,坐镇后方,助皇爷爷北伐。我交代你的每一件事,你都做到了,遇乱不乱。我的好弟弟,这次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

    “不敢当!不敢当!”朱瞻壑连连摆手,谦道:“我就是照葫芦画瓢,以前大哥是如何做的,我就如何做,时时刻刻不敢懈怠,不瞒大哥,这些日子我才真正晓得大哥有多累,吃不好,睡不好,终日忙碌,每天的公文夜半三更都看不完。既然大哥回来了,身体也无碍,那么愚弟已经完成使命,回去美美的睡一觉。”

    朱瞻壑一副高风亮节、毫不眷念权势的样子,放权放的爽快极了。朱瞻基说道:“好,你回去休息,我还有事,就不送你了,明日咱们兄弟们再好好叙一叙。”

    好一个兄友弟恭,兄弟喜重逢的场面啊!

    朱瞻壑恭恭敬敬行礼告退,朱瞻基目送堂弟离开。

    朱瞻壑转身的瞬间,兄弟两个的目光不再对视了,两人虽然脸上还有笑容,但是目光都变冷了,都是脸笑眼不笑。

    朱瞻基处理政务,一忙起来就忘记了伤口疼,一直到半夜,案头的卷宗才被清空。

    朱瞻基喝了药,精疲力竭,正欲回寝宫休息,一个内侍急冲冲来报,“殿下,安乐堂胡小姐那边出事了!”

    16.反杀 且说胡善祥撞见有人企图用枕头闷……

    且说胡善祥撞见有人企图用枕头闷死重伤的护卫,吓得当场尖叫,拔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