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氏见多识广,一看就笑开了:“这不是祝枝轩的糕点吗?居然是贵妃糕,还有荷花酥!我上次去给李大人家的小姐送绣品的时候人家小姐说最爱吃这家的点心了,这两样尤其难买,一盒十几两银子还买不到呢!见辞,你把这盒点心送去给楚夫子,他夫人爱吃点心。”
楚见辞点点头,把点心盒子拿出来放在一边,下午还要上课,只能明天上门的时候带上。刘婆子本以为能分她几块带回家,此时听田氏说要送给村学里的夫子,只能悻悻地收回手。
点心盒子旁边是几块油纸包裹好的肉干,田氏打开看了一下成色又闻了一下,笑得更开心了,“竟然是牛肉!咱们家别的肉不愁,这牛肉确实吃得少,今晚切一条做汤给你们爷俩补补。”又看向频频吞口水的刘婆子,“留下吃碗饭再回去?”
刘婆子扯出笑脸,摇摇头:“不了,我不回去我家那两个懒媳妇都不做饭,几个大人能把自己活活饿死。”
田氏说着又拿出了几样小玩意,分别是一把桃木梳子,两朵头花,两盒面脂,一支毛笔,刘婆子拿着头花叹道:“这姑娘有心了,送的东西花样颜色不管小的老的都能用,给一对也不必争抢,几样东西不说多金贵但都是合用的。”
“哟,还有几块好料子呢!”田氏翻到底部抖出来几块料子,两块绫布,一块墨绿一块枣红,料子长短恰好能裁成一条裙子或者两条裤子。其余几块略小些,花样颜色都简单大方,摸起来像是丝绸,也各有用处。
田氏把料子分成两份,多的那份叠好放回包袱里,上面放上那盒点心,包好对楚见辞说:“没什么好感激楚夫子的,这两块绫布也一并带去吧。”
楚见辞把泡好的热茶放在桌上,请刘婆子坐下喝茶,闻言点点头,把包袱拿去房间里,顺便看了看熟睡的楚老汉,确认没有发烧才放心,又转出来去堂屋给几个学生讲解了一番,再布置好家庭作业就宣布放学了。
几个小孩马上收拾好东西兴冲冲地往回赶,路过田氏和刘婆子,眼睛禁不住往桌上瞟,田氏摆摆手几个小孩识相地没有上手,回家就和爹娘说楚小夫子家里有人送了好多好东西。
楚见辞收拾好堂屋,见田氏还在和刘婆子聊天,叹了口气就要上前把田氏拎回来的药熬上,田氏这才反应过来时间不早了,赶紧制止他:“我来干,见辞你回房间去休息一会了,娘把饭做好了再叫你啊。”
刘婆子也不好意思地说:“怪我,都这个点了还拉着你说话,我先回去了,那小寡妇要是改了想法你再跟我说。”说着也不用人送就自己出了门。
田氏匆匆忙忙地点点头,说了声好就赶紧把东西收回房间锁上,准备去熬药做饭了。
下午还挺早的时候品书就和老马回来了,带着两个大人,三个小孩,牵了一头膘肥体壮的骡子,还请人拉了一车的粮食,细粮为主,粗粮比较少,其余的生活用品包括锅碗瓢盆等也都买了一些。
给骡子拉的木板车已经请木匠在打了。
两个大人自我介绍说,一个姓李,在家行二,会拉车,不卖身,签的是五年契,钟萸就叫他李二了,那三个小孩是他的孩子,一并签了契约给她干活。
大的七岁了,叫李大妞,老二是个小男孩,五岁了,叫李虫,最小的才三岁叫李小妞,性子都挺沉稳,老大把几个小的照顾得干干净净地,看着不讨厌。
另一个叫何娘子,年轻时在大户人家当丫头的,会下厨,人到中年一场急病死了丈夫和孩子,还把家底都掏空了,还了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不得已只能再次卖身。
几人见到主家是个小姑娘也不诧异,目不斜视地下跪磕头,钟萸满意地点点头,让品书带他们去下人房安置好。
从此以后,李二负责赶车跑腿打水这些体力活,何娘子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和缝缝补补这些事情,几个小孩帮何娘子干活。
就连吴二都负责了采买这件事,村民们会把菜拿到鹿庄侧门来,吴二只负责按品书和何娘子给出的单子买好菜结账就行了。
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品书以后只用负责钟萸的贴身事务。
钟萸看了一圈才发现有人没到场:“村长怎么还没来?”
☆、第八章
品书回她:“如今正是农忙,村长白天实在没空,说好了傍晚再过来。对了,王爷已经将姑娘的户籍办好了,我一并取了回来。”
“这么快!”钟萸很惊喜,接过自己的身份证好好收起来,“咱们明天歇一天,后天再借辆车咱们一起去京城,我想看看有什么好做的营生,顺便去看一看铺子认认人。”
品书点头:“那我明天让李二去催一催木匠快些把车打出来,去铺子姑娘要记得让掌柜的把账本都拿给姑娘,我学过看账能帮姑娘清一清,免得那些掌柜伙计联合起来欺负姑娘不懂经营。”
钟萸头有些大,懒懒地趴在桌上把玩茶杯,“不急,查账的事我琢磨着过个半个月再去,正好让那两个铺子里的不好用的自己现行,反正半个月也不能把铺子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