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错拿了万人迷剧本的咸鱼 > 分卷阅读16
    目和随行货物。

    池萦之坐好了,正要吩咐起行,只听一声怒喝,“站住!”

    原来是陇西王亲自追了过来,铁青着脸色站在车外,隔着车帘子塞过一叠银票,“拿好了!你老子的家底都在这里了!去京城里省点花用!”

    池萦之接过来数了数,正好三万两。

    所以,还是扣下了两万两养儿子啊……

    一声令下,车马即刻出发,向东疾行千里。

    ……

    “吁——”

    车驾前的两匹骏马仰头长嘶,车夫大声呼喝着,用力勒住了马,绵延行进的车队四处一片人喊马嘶之声。

    池萦之从假寐中惊醒过来,一时间分不清身处现实还是梦境。

    自从她在王府辞行当日,没按剧情伸手要够五万两,直接告辞走了,剧本从此闭了麦,改回了睡梦里传送章节的模式。

    大概是之前饱受了刺激,剧本系统一声不吭地开启了互相伤害模式。

    刚才下午小睡时,在半梦半醒间看到了最新一章关键大戏……

    内容太刺激,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池萦之在宽敞马车里的软榻上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撩开了蓝棉布帘子,询问外面,“出了什么事,吵成这样?”

    马车外乱哄哄一片,两名随行侍卫冒雨从队伍后头飞奔着过来,在马车外大声回禀:

    “回世子爷的话,雨后路上打滑,刚才辎重队伍的马车翻倒了一辆,折了一匹好马,官道上散开了好多货物,长史大人带领着兄弟们忙着收拾呢。”

    池萦之下午睡得并不安稳,感觉有些头疼,伸手揉着太阳穴。

    “快到京城了,不急着赶路。叫徐长史不必着急,将翻倒的货物一一清点查验了再装车。”她吩咐下去。

    随行侍卫们大声应着向队伍后面奔过去了。

    这次从陇西郡千里迢迢上京,每辆辎重马车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货物,一件件清点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后面的辎重队伍还在忙碌着,池萦之掀开了马车帘子,往外头看了一眼。

    荒郊野外,浓云聚拢,虽然还是下午,天色却暗得仿佛黄昏一般。

    队伍停在一片野林子旁边,随行侍卫们怕出事,临时点起了几十个火把,熊熊的火光照亮了昏暗的前路。

    “老徐,到什么地界了?”她问道。

    王府长史徐宵腋下夹着账册走过来:“世子爷,一个时辰前已入京畿地界。”

    “啊……这么快。”池萦之喃喃地道,”才入京畿,就碰上马车翻覆,这兆头可不太好。”

    “岂止是不好而已。”徐宵翻开了账册,“刚才翻覆的那辆马车上装了好些厚礼,都是准备给世子爷入京之后交游送礼用的,如今十去七八,只怕要花费大笔银两重新添置了。”

    池萦之:“别花银子了。我没打算交游送礼。入京以后,咱们往城东的老宅子里一蹲,蹲够日子直接回程。”

    徐长史:“……”

    跟了自家不走寻常路的世子这么多年,他早已放弃劝说了。

    世子爷怎么说就怎么办吧。

    但想起这次各家藩王被一道圣旨征召入京,茫茫不知前路福祸,徐长史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幸好还是有些好消息的。

    徐长史回禀道,“刚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京城里的沈小侯爷亲自出城迎接咱们,算算脚程,应该很快就能会面了。”

    池萦之:“坏消息呢?”

    “咱们准备给沈小侯爷的见面礼在刚才那辆翻倒的马车上,摔破了。”

    池萦之:“……”

    池萦之:“算了,他不是在乎虚礼的人。天寒地冻,给他准备口热汤就行了。”

    她看看左右,随口问道, “阿重姐姐呢?”

    蓝色厚棉布帘子应声从外掀起。

    身穿大红坎肩的明丽女子笑吟吟地端着一盆热水进了马车。“奴来了。”

    阿重体贴地递过热毛巾擦脸擦手,又奉上了一碗暗褐色的汤药。

    “队伍至少要停歇半个时辰,奴抓紧时间煎了一付药来。”

    这汤药是吃惯了的,五日一服,可以令声线喑哑,月事缓至。

    池萦之皱着眉服下了,等喉管那阵火辣辣的药劲过去。

    她这些年是持续服着药的,声线虽然不如寻常成年男子低沉,却也完全不像女子的娇美清脆,柔和音色中带着几分低哑,乍听起来像是少年度过换嗓期不久的嗓音。

    如今十六岁,这把少年期的嗓音正合适。

    至于再过几年,会不会有人起疑……到时候再说吧。

    雨后天气湿冷,亲兵们就地点起了篝火,请世子下车烤烤火,暖暖身子。

    铁锅里煮的肉汤泛起咕噜噜的气泡,池萦之一口热汤还没喝着呢,沈小侯爷就带着人溜溜达达地过来了。

    沈梅廷今天来的时候,穿了一身惹人注目的南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