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喜春来 > 分卷阅读31
    />

    幸亏她那百两银子的大头她一直都是贴身带着的。

    张幼双面无表情地站了一会儿,果断搁下了宵夜,转身出屋,把本尊弟弟那个狗东西给逮了回来。

    这小狗崽子还死活不肯承认,被张幼双打了一顿立刻就老实了。

    偏不巧,这个时候周霞芬洗完衣服走了进来,昨天安哥儿又尿了床给把她给累得够呛。

    一眼看到安哥儿扭着身子,嗷嗷直哭,疯狂卖惨,周霞芬气得放下了木盆,叉着腰破口大骂:“你要死啦!你弟弟进你屋咋啦?!”

    张幼双气得火冒三丈:“他偷我钱!”

    周霞芬:“什么你的钱,都是家里的钱!你弟弟拿几个怎么了?”

    “再说了,你弟弟人小,这么大人了不知道让这你弟弟吗!有你这么做姐姐的吗?”

    “……”瞬间觉得自己还嘴简直就是傻逼。

    张幼双懒得都和这一家子奇葩啰嗦,又不是她亲爹妈。

    直接进屋关门,把周霞芬气得够呛。

    身后安哥儿哭得震天响,可把周霞芬心疼坏了,忙软着语气安慰宝贝儿子。

    奈何自家亲儿子却不买她的账,瘫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吵着嚷着要吃李四家的糖果子。

    周霞芬又急又心疼:“这昨天不是吃过了么,哪来这么多钱给你糟蹋的。”

    “我不,我不,张幼双她有钱。”安哥儿哭哭啼啼的,手指着紧闭的房门,不依不饶地大哭,“她偷家里的钱!她藏了好多钱在抽屉了,我都看到了!”

    “我就要吃!我不吃我没力气念书!我要吃我要吃我要吃!”

    将屋里略作收拾,越收拾,张幼双越郁闷,早知道刚刚应该照死里打的,熊孩子就是欠教育。

    鉴于这个时代没有手机这玩意儿,点起了灯,张幼双扎了个丸子头,趴在床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这本从伊洛书坊买回来的《草堂杂佩》。

    怎么说她大学学的是中文,多多少少都带了点儿文青属性。偶尔刷多了手机还是有点儿焦虑和自暴自弃,需要看点儿书来净化净化心灵的。

    这本《草堂杂佩》在张幼双看来简直就是大梁朝社会调查报告。

    作者文辞简洁直白,鞭辟入里,语言工炼,文风辛辣,逻辑严整,很有先秦风骨。

    自序也特别短,这位牛人似乎是朝中大佬,这书是在他外放时所写就,地处偏僻,便摊书涤砚,聊以消耗闲心。

    上自国计民生,下至人情风俗,及兵、刑、钱、谷等事,无一不有所涉猎,作者态度十分严谨,不卑不亢,抒发的议论也都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毫无文人那种酸不拉几的酸腐气,字里行间这位牛人都透露出股唯物主义实干派的气息。

    实干到以至于有点儿……性冷淡。

    于是,张幼双眼里立刻浮现出了个低调谦逊又微妙性冷淡的形象。

    这位巨巨的偶像貌似是陶渊明,家庭琐事无不亲力亲为,读起来还颇有些生活意趣。又是自己烧火做饭,又是自己种树,又是种田,又是自己缝补衣物的,简直贤惠到爆了。

    却说另一厢,等吴修齐查完账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

    男人风尘仆仆地踏入了伊洛书坊,吴昌赶紧上前过来接,又是帮着解下罩袍,拍拍灰尘,又是端茶送水的。

    吴修齐接过茶漱了一遍口:“我出去的这段时候,铺子里没什么事儿吧?”

    吴昌把洗手盆给端了过来,“能有什么事儿,铺子里好着呢,郎君放心。”

    吴修齐“嗯”了一声。

    吴昌似乎想到了什么,啧了一声:“不过郎君你还别说,还真有一件事儿。中午吧,有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来到咱书坊,说是要卖她写的时文!”

    吴昌本来就当个趣事儿说的,没想到自家郎君他思想觉悟高,凡事亲力亲为。

    洗过手之后,吴修齐接过一杯新茶,抿了一口,“拿来我看看?”

    “喏,都在这儿了,小的也看不懂,就等着郎君回来看看呢。”

    吴修齐将目光略略在纸上一扫,前面这段序写得文辞优美,四平八稳的,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不过他一做时文的,又不是做什么文集的,还不值得他另眼相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