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收割。
收割后的稻田一眼看去都是躺着了的稻杆。
几天后,只见几个村民在点火燃烧稻杆,兰研跑过去询问:“为什么要燃烧稻杆呀,稻杆不是用来修屋顶的漏雨吗,烧了之后假如屋顶有漏雨如何修呀?”
村民见兰研跑过去,喊住兰研莫过去,道:“燃烧稻杆是为了让来年再种植粮食的稻田变得肥沃一些,已经预留有用来修屋顶的。”
此时兰研看见临殷从森林的方向走过来,兰研询问:“你怎么从森林方向过来呀?”
临殷面带憔悴,看了眼兰研,“哎,我去森林看看出去的路,去了几天都无果,森林都在烟雾笼罩中,进入之后什么都看不清晰。”
转眼兰研和临殷住了四个月,到了耕种的季节。村民们开始着为播种准备,兰研见黎奶奶将装有稻谷的布袋浸泡到水中,一个时辰之后拿起放入陶瓷瓶中盖上盖子,在旁边点上蜡烛,放置几天。
兰研询问黎奶奶:“这是做什么呀。”
黎奶奶说:“这是让稻谷发芽。”
几天后黎奶奶将布袋取出,打开看到已经发芽,撒到已经翻好的地上,浇上水。黎奶奶见兰研一脸不知,解释:“这是育稻谷苗。”
兰研点头表示知道了,上前帮忙撒已经发芽的稻谷到地上,浇水。
一个月后稻谷苗已经长好,黎奶奶在田里忙活翻稻田里的泥土,兰研走过去见黎奶奶气喘吁吁的,便上前拿过锄头学着黎奶奶的样子继续翻,让黎奶奶去休息。
黎奶奶见稻田被翻得差不多了,喊上兰研一起走去将水引到刚刚翻好的田里。黎奶奶先将半边的竹放到水风车下,再将一个半边竹接到刚刚的竹另一头,无缝对接,一个个的对接,直到半边竹到达刚才翻好的田里。黎奶奶便将水风车下流水出来的木板拿掉,让水顺着半边竹流到田里,一直等水覆盖住泥土之后开始将泥土弄碎,变成泥浆。
黎奶奶再从厨房里弄草灰撒到田里,将稻谷苗拔起插到田里,每间隔一脚板的距离插上两三棵苗,兰研也学着黎奶奶的样子插着,直到整块田都被插满。
兰研看黎奶奶插上最后一棵苗的时候,感慨了一句:“粮食来的真不容易。”
忙碌完之后,兰研和黎奶奶变回家去了,到家时,黎奶奶没有见到临殷,问兰研:“最近怎么经常没见你相公呀,他在忙活什么呀。”
兰研道:“我也不清楚相公最近在忙活什么,估计是去森林打猎去,改善一下伙食。”
兰研话刚说完,临殷的声音从屋外传来,“娘子才半日不见,想为夫啦。”
兰研听到临殷说的话,转过头看到临殷手上提着两只野鸡,问:“你真去打猎啦。”
临殷朝兰研抛了一个眼神表示:那当然了,娘子最近如此辛苦,得补补。
黎奶奶看着他们俩人互动,接过临殷手上的鸡,往厨房走去了。
离开
兰研看着黎奶奶往厨房去,上前想帮忙,黎奶奶却拦住兰研,道:“不用你帮忙,这些天你都在帮忙干活,你好好陪陪你家相公吧。”将兰研赶出了厨房,忙碌起晚饭啦。
临殷见兰研被黎奶奶赶出来,道:“黎奶奶这是嫌你碍事,每次你去都帮倒忙,让黎奶奶得重新做,还不如她自己做来的快些。”
兰研听了临殷的话,哼了一声不理临殷啦。
一个时辰后,香味扑鼻而来,黎奶奶将饭菜端进来,道:“吃饭啦。”
兰研坐到凳子上,临殷坐在兰研旁边,对面坐的是黎奶奶,开动前,临殷道:“黎奶奶,我们在您这里叨扰很久了,我们打算明天启程离开。”
黎奶奶一听心里有些不舍,毕竟相处了那么久,道:“几十年来,村里的人都想出去外面看看,但是都是出去再没有回来,不知道是死是活,以前村里人觉得那么久都没有消息,便去去寻,也没有见回的,你们决定好啦。”
临殷点点头,黎奶奶见临殷已经决定好,便不再说什么。
次日,临殷和兰研拜别黎奶奶后,带上黎奶奶帮忙烙的饼和一些水便朝森林方向去了。他们俩人进入森林后行驶两个时辰后,渐渐能清晰的看清周围的植物,此时临殷见兰研行走气喘吁吁的,道:“先休息一下,你口渴吗?”将水袋递给兰研,兰研看了一眼临殷,接过水袋喝了几口,询问:“你渴吗?”
临殷见兰研喝了水之后又递回给自己,看兰研的眼神中透着淡淡的的笑意,接个水袋后也喝了几口,休息了一会后,他们继续走着。
渐渐的天开始慢慢变黑,临殷道:“天快黑了,在森林中晚上不便赶路,我去拾一些柴把火给点起来,今晚我们得在这里过夜了。”
兰研点点头,道:“好。”和临殷一起拾柴,临殷将火点燃后,见兰研靠在一棵树休息,便脱了自己的披风铺在地山,叫兰研过来睡自己的披风,兰研觉得在森林孤男寡女的靠临殷太近怕又被占便宜,说什么都不愿过去,假装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