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理解养父的举措,游明骏觉得养父他没有担当,但视面子为生命的养父并不在意游明骏的感受,而是依然在乎他自己走在马镇的姿势够不够体面。
游明骏最后选择用单薄的身躯去与无情的现实抗衡,虽然最终难逃不堪一击但游明骏还是想试一试。
养父的性格在游明骏的成长中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创伤,这种创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没有办法愈合,直到十多年后游明骏才得于痊愈。
养父与大伯两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上完全不同,在养父看来他大哥是那种唯唯诺诺没有本事的人,在马镇其他人眼里一样,他不就是一个小诊所的医生而已。
如果不是当初在大伯诊所里经常帮大伯用铡刀来将不同药材切成一片片的良药,每一次帮忙都滋生了游明骏想成为医者仁心的梦想追求,不然游明骏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固执行为。
在游明骏眼里大伯和养父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人,大伯讲话温文尔雅不善谈吐,马镇每天发生的事情大伯他默默地看在眼里。
在大伯眼里没有马镇人时常挂在嘴边所谓的有钱人和穷人之分,也没有什么好人和坏人之分,在大伯这里只有生病的人和健康的人。
从大伯身上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游明骏逐渐加深了学医的想法,游明骏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是可以和马镇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讨厌马镇,他不想成为马镇人的样子,游明骏想成为大伯这个样子。
直到得多年以后游明骏面对来来往往擦肩而过的行人,就在不经意间的街头游明骏顿然醒悟,其实他并不是想成为大伯那样的职业而是像大伯一样处世,不与他人争长短眼前所有皆过客。
大伯就是这么谨慎做人,招牌式的微笑集合了他所有的喜怒哀乐,在马镇也有人说大伯他是一个清心寡欲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人。
但当大伯得知游明骏报读了中医学院时,大伯他同样也没有任何评价,却偷偷地塞给游明骏两千元钱,游明骏知道大伯他在家里是不会有超过一百元的自主权。
这两千元代表了什么,象征着什么,游明骏不言而喻。这也是故乡马镇,家乡马镇,记忆里的马镇为数不多的温情,这种温情就像一盏灯温暖着游明骏前行的路。
第2章 (2)板蓝根
(二)
半年前坐上这趟开往杭州的火车,在游明骏看来就是施鸿伟的主意。但施鸿伟却说和他无关,是售票员将两张开往杭州的火车票卖给了他们。
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和施鸿伟原本预想的也差不多,只是行驶方向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在施鸿伟印象中这个时间点应该有一趟开往南方的火车,但售票员告诉他马上出发的只有开往杭州的车次。
好在施鸿伟也并不在乎火车接下来是开往哪个方向,他认为只要能马上离开这个曾经不开心的地方,方向就是对的。
然而游明骏就更加不在乎了,四海为家,至于下一步去哪里游明骏也都无所谓。总归施鸿伟的主意比他多不说,何况跟着施鸿伟一同随行好歹有个伴,并且他时不时还会冒出几句颇有哲学味道的大道理来。
在去杭州前,施鸿伟觉得他现在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他原本以为进了这家知名的药企,仿佛阳光也就照进了他的生活,没想到的是每天除了顶着太阳不停地刷墙壁广告,然后就是往各大小药店成箱成件的送口服液产品。
这样的工作与他在技校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游明骏也不知道施鸿伟所学的具体专业是什么,据施鸿伟所说在他们村像他这样能够到省城读技校,就如同杭州人能读浙江大学的性质是一样的。
施鸿伟经常用哲理性的逻辑让游明骏听上去感觉也像那么回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施鸿伟郁郁不得志的同时,公司同样认为他工作不上心反而将他炒鱿鱼了。当年他母亲为了供施鸿伟在技校读书,把家里茶园也卖了好几亩,这也是施鸿伟一直想突破现状的原因之一。
同样郁闷的还有游明骏,秋季开学他放弃了如期返校。施鸿伟说你娃这个暑假白辛苦了一场!但游明骏觉得这也没什么就当是一种历练。
游明骏也曾想返校,可是这扇校门对他来说如同一个人的心门,如今好不容易狠下心来将这扇门关上了也就不在惦记跟这扇门一切有关的东西了。
游明骏接下来打算是去找另外一扇门,哪怕这这扇门看上去也不怎么高大但只要是通往人生新的起点就是希望之门。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得赶紧找份工作才行,施鸿伟却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干脆离开这座不开心的城市,先让心情好起来!
游明骏问施鸿伟那普天之下哪座城市可以让心情开心,那就直接就去这个地方不就得了。
但这个城市,这个地名。施鸿伟他也不知道所以这个问题施鸿伟也没有答案,但他有方法。
施鸿伟的方法是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眼前的方法就是一个好方法。
游明骏也就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