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富贵气,而这拜佛居,则只是一简陋的木屋,山风吹过来,更是吱嘎作响,就跟随时要倒塌一样。
从门口看进去,便可将屋子里头的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没有什么金身佛像,只是一粗糙无比的泥像,看起来似乎是哪位菩萨,不过无面,也无手,双腿盘膝而坐,头颅则微微低垂。
这泥像坐着的姿势,但却是和寻常人一般高,有六七尺。
只看一眼,余琰就感觉这泥像不对劲。
毕竟哪有佛像弄这么一出残缺美?
而随着熟悉的方头括号跑出来,余琰一下子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魔罗残像:烂杏寺所祭祀的魔佛,历代住持,顶礼膜拜,在这祭祀之地拜佛居内,可借来魔罗伟力,从而身具至人之能!】
原来这就是魔佛!
而在此地,果然能获得好处!
余琰心中一凛。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好处竟然是只要身在拜佛居中,那么就可以拥有至人之能!
也难怪这烂杏寺内只有佛经,无人能人前显圣,却偏偏有那般大的名气了。
至人!
何为至人?
字面意思上,是游于世而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而在这里,则是近乎神圣!每一位至人,都是当世的大修行者。
哪怕是余琰前身——神秀和尚那般宅的,这至人二字,都是如雷贯耳。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烂杏寺里的这至人……却非是修行而来,是借来的!
借来的神圣?
一念及此,余琰心中顿时涌起的喜意,毕竟历代住持可借得,鹊巢鸠占者可借得,那么他岂不是也可借得?
但他强忍着,没有表露出丝毫。
然后,余琰双手合十,做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南无阿弥陀佛,住持,弟子来了。”
随着余琰开口,一声佛号也随之响起,那是原本坐在泥像前的一名僧人。这僧人形体消瘦,面净无须,不过一对眉毛却呈现出白色,并且十分长,都从眼角往下垂落。
这是烂杏寺住持,长眉和尚,法号神晦,不过现在已少有人再称呼他的法号,哪怕是达官显贵来了,也是口称长眉住持,以示敬意。
毕竟在这些人眼中,这长眉住持,是当世一大至人!
“神秀,贫僧找你来,是有一事向你请教。”神晦也不拖泥带水,他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是他性格如此,向来雷厉风行。
余琰闻言,连忙说道:“不敢当住持请教二字,还请住持直言,弟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神晦点了点头,“如是我闻,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为故?神秀,你也不必紧张,贫僧只是随口问问,有什么想法大可说一说。”
余琰没想到这位住持是找他来讨论佛法的。
要是他前身神秀和尚,对于神晦这番询问,恐怕还真回答不出来。因为这一段话听着长,但实际上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句话出自心经。
于是余琰便回答道:“是舍利子。”
第8章 准你破戒
神晦闻言,脸上顿露喜色。
他找余琰过来询问,本是因为神行和尚之事,一时起念,想到连逵十凶之一的黑山神这厮都这般心服口服了,那么他何不找这个“神秀和尚”来问一问呢?
正好他对找高僧请教一事,早就有这个念头。
只不过那寺外的高僧,他可不敢找。
毕竟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在拜佛居,有至人的能耐,可一旦离开拜佛居,那么他依旧是当年那个强人。只不过他比当年的自己,身上多了几分佛韵罢了。
毕竟,再怎么说,他都已经装了这么些年和尚了,纵使六根不净,但也不至于仍和当年那时候一个样。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
但让他没想到是,这一时起念,却成了神来一笔,一下子就解了他多年的困惑。
何以为故?
是舍利子!
原来高僧就在自己寺内!
神晦欣喜不已。
不过想想也是,自打十二年前,他兄弟几人强占了这烂杏寺后,收敛了性子,又按规矩招收僧人,吃斋念佛,做足了姿态,。这十二年的时间,纵使再不济,也总能培养出一两个能感悟佛法的!
于是神晦再作询问:“神秀,何以为真人,又何以为凡人?这凡人与真人,到底差别在何处?”
余琰面无表情,不过心里头奇怪不已。
刚才那个是佛门的问题,眼下这个却是道门的。
但转念想到至人这一个说法,最早是出自道门,便不再在意,然后想了想,回答道:“凡人心随境转,真人境随心转。”
心惊不已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