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澄衍心底开心不已。

    来到了大殿,澄衍看到了此时那在佛像前上香的少女,不由就止住了脚步,他看的两眼都呆住了。

    这时他见那少女上好香了,便连忙过去,满脸笑容,招呼道:“苏姑娘……”

    那少女转过身来,娉娉婷婷,倒是一美人。

    只不过此时她看着又凑上来的澄衍,眼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耐烦,但她也不好发作,只好往殿外走去。

    旁边丫鬟见状,便阻止了要跟上来的澄衍:“不敢劳烦大和尚相送。”

    ……

    余琰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走在下山的路上了。

    他要带的东西不多。

    一套以防不时之需的僧衣,再把猫抱上,就可以下山了。原本他是想把猫打包在包裹里的,奈何这猫怎么都不肯。

    于是余琰只好抱着。

    走捷径离开烂杏寺,清爽的山风拂面,余琰听着从一侧林中传来的鸟鸣声,没来由的就感觉到浑身一阵轻松。

    这鸟叫声可比寺内那钟声、木鱼声还有诵经声好听多了!

    这让他很想撒撒野。

    不过此时这下山的路上,还有不少人,这些应该是去烂杏寺上完香出来的,所以余琰也不好原形毕露,再者他怀里还抱着那只四蹄踏雪的狸花猫,便一本正经的继续走着。

    只是这没走几步,余琰就听到了一阵喧哗声。

    还是从他后头传来的。

    余琰不免好奇的停下,然后看过去。

    他看到从寺门口走出来一名少女,姿容绝美,而在这少女身后,是一名做丫鬟打扮的女子,这丫鬟此时正拦着一个和尚。

    而那喧哗声,便是那丫鬟和那和尚起争执弄出来的。

    余琰看了一眼,顿时奇怪。

    因为那个和尚,是澄衍。

    而这时,一个熟悉的方头括号跑出来,但却不是澄衍的,而是那丫鬟的。

    【翠依:元府千神郡主侍女,机灵聪慧,忠心不二。】

    “那少女是郡主?”

    余琰不由心中一惊,他下意识的便看向了那少女。

    毕竟和这美貌的少女相比,澄衍那秃驴没啥好看的。

    不过余琰才看一眼,方头括号还没跑出来,那少女这个时候却是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余琰。

    眉目疏朗,长身玉立。

    此时有风来,倒是正应了一个成语:玉树临风。

    而那少女见到余琰,怔了一下后,显得更为激动:“小石头!是我呀!原来你真的在这里!”

    “小石头?”

    余琰一脸懵,这什么奇奇怪怪又好似大内的称呼?

    然后,他却忽然觉得这少女有点眼熟,脑海中一段记忆涌现,他不由脱口而出:“小剪刀?”

    嗯?

    小剪刀?

    (?-_-?)

    搁这剪刀石头布呐!

    第13章 青梅竹马总有一劫

    这少女和余琰的前身——神秀和尚,算是青梅竹马。

    那时候,神秀和尚的父亲还没暴富,家里还只有一亩薄田,由于死活不肯卖祖上传下来的田,在乡里老爷的示意下,被庄子里的人各种排挤,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一家人整整齐齐上路了。好在那个时候,突然来了一户奇怪的人家,间接的救了神秀和尚一家。

    这一户奇怪的人家,正是少女和她的母亲。

    当然,那时候的少女,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女娃娃,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水汪汪大眼睛,一副对乡里的一切都很好奇的样子。

    小孩子通常是很容易玩一块儿的。

    因此,比邻而居的神秀和尚,就和当年的少女,成为了好朋友。

    两人在一起玩了三年,捉泥鳅,爬树,甚至还去掏蜂窝,尽管两个熊孩子都挺命大,但事后也被训了一顿。尤其是神秀和尚,被他爹打得老惨了。

    不过在神秀和尚七岁的时候,这少女和她母亲,又很突然的搬走了。但临走前,却把她们买下的一些田地,送给了神秀和尚一家。

    这就是神秀和尚父亲的发家史。

    小石头、小剪刀,就是两人那个时候的称呼,因为神秀和尚这个乡下放牛娃没见识,老把当年少女头上的望仙髻给认成剪刀。

    这里的望仙髻类似于双环望仙髻,不过不同的是,这里是贵女才有资格梳的发髻。

    比如一地县太爷的女儿,就有资格梳望仙髻。

    但寻常吏员的女儿,就没这资格了。

    为此,当年的少女气愤不过,就喊那个时候脑袋有点方的神秀和尚为“小石头”。

    这也算一童年趣事。

    此时回想起来,余琰不免有几分唏嘘感慨,这少女当年的出现,改变了神秀和尚一家子的命运,直接让他家从太平年间勉强有口饭吃,灾荒年间只能卖儿卖女的农民阶级,一跃成为了地主阶级。

    要不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