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 分卷阅读23
    上金线勾勒的百鸟朝凤的图案,又像被金线烫了手一样缩回来:“月白色的。”

    谢珠藏站在银红色的衣裳前,伸手却指向了另一端月白色的衣裳。

    槐嬷嬷愣眼巴睁地呆了一瞬,才回过神来。她笑着展开月白色的棉裙:“这件是极雅致的,同姑娘素日里穿的衣裳颜色相近,老奴想着姑娘就会喜欢。”

    这件月白色的棉裙上绣着神清骨秀的寒梅,的确是极素净淡雅。谢珠藏却失了兴趣,她随意地点了点头,坐回到窗下,翻开手中的《笑林广记》。

    上回华太医给她写的那几个笑话,的确帮了她不少。如今,谢珠藏可以平顺地四个字、四个字地说话,偶尔也能顺溜地说出完整的句子来。玄玉韫便索性从《笑林广记》里斟酌筛选,给她编了一本适合她的薄些的册子,让她去练。

    槐嬷嬷则拿出妆奁来给谢珠藏挑首饰:“姑娘,这支梅花镂空银簪刚好配这条棉裙,再配这一对白玉耳珰……”

    槐嬷嬷一眼瞧见谢珠藏手上的《笑林广记》,就叹了口气:“我的好姑娘哟,这样粗鄙的书您还是少看些。待去了赏梅宴,可千万别说您平日里看的是这本书,外人面前,千万提都莫提。”

    谢珠藏抿唇不语。

    阿梨在这时走了进来,她一瞧见谢珠藏手上的《笑林广记》却是眼前一亮:“姑娘,您现在要讲笑话吗?”

    槐嬷嬷愣眼巴睁地看着阿梨。

    阿梨没听见槐嬷嬷先前的话,她只看到谢珠藏朝她笑着招了招手。阿梨兴高采烈地走到谢珠藏身边去:“姑娘,您今儿想讲哪个笑话?”

    阿梨撩了撩衣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槐嬷嬷深感任重而道远地叹了口气。

    *

    鉴于谢珠藏日以继夜地在槐嬷嬷耳边讲笑话,槐嬷嬷起初紧绷的心情从担忧到了麻木,到赏梅宴那日,竟也能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谢珠藏和阿梨,露出舒心的笑容来。

    “嬷嬷也觉得这笑话可乐!”阿梨大声指出槐嬷嬷的“失误”。

    槐嬷嬷登时就拉下脸来:“殿下一会儿就要来接姑娘了,还不快些伺候姑娘换好衣裳!?你还缠着姑娘讲笑话,成何体统!”

    阿梨麻利地拿起梳子,小心地给谢珠藏梳头:“姑娘得高高兴兴地去赏梅宴。”

    谢珠藏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她的唇角勾起,的确是笑着的。

    可谢珠藏的笑容,却随着车马驶离皇宫,一点点凝固了。

    玄玉韫与她同去,本半阖着眼睛,听着谢珠藏磕磕绊绊地背祭文。可谁知听着听着,谢珠藏的声音忽地越来越磕巴,然后,戛然而止。

    玄玉韫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着谢珠藏。

    谢珠藏的腰背挺得很直,正呆呆地看着马车帘。玄玉韫狐疑地顺着谢珠藏的视线看去:“你光盯着个马车帘有什么好看的?”玄玉韫说罢,撩开车帘,往外看了眼。

    马车从东华门驶出皇宫,正沿着白虎街往白虎门走。白虎街北面是三公九卿的官署,南面则是横贯应天城的栖渊河。栖渊河的南岸,是应天城的商户聚居之处。马车行在白虎街上,可以听见茶楼酒肆里热热闹闹的吆喝声。

    谢珠藏是被这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吸引的。

    应天城里客商云集,皆来自天南地北。他们蹩脚的官话说得磕磕绊绊的,惹人发笑,可他们的声音依然朗阔,毫无顾忌地混杂在字正腔圆的官话里。

    玄玉韫掀开马车帘的那一瞬,日光透过车帘照进来,谢珠藏抬手遮住阳光,却听玄玉韫道:“你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看看?”

    谢珠藏愣了一下。她小心地挪到窗口,往外看一眼,顿时大失所望:“没有人呀。”

    “你我出行,应天府尹自是要肃清白虎街。”玄玉韫慵懒地靠在引枕上:“热闹的都在栖渊河南岸,得过了喜宴桥。”

    谢珠藏讷讷地放下了车帘,低低地应了声:“这样啊。”她对应天城是什么样全无概念,玄玉韫提到喜宴桥,她也不知道在哪里。

    “喜宴桥紧挨着白虎街,往南拐个弯就瞧见了。您走过喜宴桥,就到了集庆街。上元灯会的时候没有宵禁,大家都在集庆街西面的桃叶渡看灯会,可热闹了。”阿梨跪坐在谢珠藏脚边,闻言给谢珠藏比划。

    谢珠藏认真地看着,眼睛发亮,好奇地问:“阿梨,你以前……住、住在哪儿呀?”

    阿梨愣了一下,笑道:“婢子是谢府的家生子,承蒙二老爷和二夫人垂怜,家里在金裕里有一间小房子。婢子跟着姑娘入宫时,家里在集庆街上开一间小茶点铺子。”

    阿梨的声音低了下去:“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她复又欢快起来:“没准现在开成大茶点铺子了呢!”

    谢珠藏掰着指头算了算,阿梨随她五岁入宫,如今已是八年过去了。

    “你没、没回去过吗?”谢珠藏并不很清楚宫里这些事,她此时才意识到,她不过是识字读书,擅长刺绣,但于庶务之上,不懂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阿梨笑容微